18. 连观霜缟,周除冰净
- 解析:具体描写月光下的建筑。“连观霜缟”,连绵的宫殿楼阁如同霜一样洁白;“周除冰净”,周围的台阶像冰一样洁净。以霜和冰来比喻月光下建筑的洁白与纯净,不仅写出了月光的明亮,也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暗示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清冷。
19. 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
- 解析:描写君王在月夜下的行为转变。“厌晨欢,乐宵宴”,君王厌倦了白天的欢乐,而喜爱夜晚的宴乐,反映出月夜独特的魅力对君王的吸引。“收妙舞,弛清县”,停止美妙的舞蹈,撤去悬挂的钟磬,表明在这静谧的月夜,喧闹的娱乐活动已不合时宜,月夜更适合宁静的情感体验。
20. 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
- 解析:进一步描述君王的举动。“去烛房,即月殿”,离开点着蜡烛的房间,来到月光照耀的殿堂,体现出对月光的亲近与喜爱。“芳酒登,鸣琴荐”,献上芳香的美酒,进献动听的琴曲,展现出在月下宴乐的场景,营造出一种优雅、闲适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忧伤,毕竟欢乐中夹杂着对时光、人生的感慨。
21.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羇孤递进
- 解析:场景转换,描绘在这凉夜中,“凉夜自凄”点明夜晚的凄凉之感。“风篁成韵”,风吹竹林形成自然的音韵,增添了清幽氛围。“亲懿莫从”,亲朋好友不能相随,“羇孤递进”,孤独的旅人接连到来,表达出在这美好的月夜,人们却面临着孤独的境遇,强化了哀伤、孤独的情感。
22. 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
- 解析:从听觉角度强化孤独氛围。“聆皋禽之夕闻”,聆听夜晚鹤在水边的叫声,“皋禽”指鹤;“听朔管之秋引”,听着北方笛子吹奏出的秋天曲调。鹤鸣与笛声在凉夜中更添凄凉,引发人们内心的惆怅与思念,进一步渲染出悲伤的情绪。
23. 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
- 解析:人们在这种情境下弹奏音乐。“弦桐练响”,弹奏起琴,“弦桐”指琴;“音容选和”,选择和谐的音调节奏。“徘徊房露,惆怅阳阿”,演奏《房露》《阳阿》等曲子,曲调悠扬,充满哀怨惆怅,借音乐抒发内心的情感,将孤独、惆怅之情融入旋律之中。
24. 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
- 解析:音乐声使周围环境都为之改变,“声林虚籁”,树林中的风声因琴声而停止,“沦池灭波”,池塘里的波浪也因音乐而平息。此时,人们情思郁结,“情纡轸其何托”,不知该向何处寄托,只能“愬皓月而长歌”,对着皎洁的月亮长歌,将内心无法排解的情感诉诸于歌,借月亮抒发深沉的哀怨。
25.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 解析:歌中的词句,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美人迈兮音尘阙”,心爱的人远在他乡,音信隔绝;“隔千里兮共明月”,虽然相隔千里,却能共享同一轮明月。以明月为纽带,将相隔甚远的人联系起来,体现出思念之情的深沉与无奈,也反映出在古代交通与通讯不便的情况下,人们借月寄托相思的普遍情感。
26.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 解析:歌中继续抒发感慨,“临风叹兮将焉歇”,临风叹息,不知这种叹息何时才能停止,表达出忧愁的无尽。“川路长兮不可越”,路途遥远,山川阻隔,难以跨越,进一步强调了与思念之人难以相见的无奈,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
27.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遑如失
- 解析:描绘歌声未停,月亮的余晖却已消失的情景。“满堂变容,回遑如失”,满堂的人都变了脸色,彷徨失措,好像失去了什么,生动地表现出人们对美好月夜即将结束的失落与不舍,从侧面反映出月夜带给人们的深刻情感体验。
28. 月既没兮露欲曦,岁方晏兮无与归
- 解析:进一步描述月夜结束后的感慨。“月既没兮露欲曦”,月亮落下,露水将要干涸,暗示时光的流逝。“岁方晏兮无与归”,岁月已晚,却没有人和自己一起回去,再次强调孤独之感,以及对时光、人生的感叹,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9. 陈王曰:善。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斁
- 解析:以曹植的称赞结尾,“善”表明他对王粲所作之赋的认可。“乃命执事,献寿羞璧”,命令侍从献上美酒和玉璧,体现出对这篇赋的重视。“敬佩玉音,复之无斁”,牢记这些美好的言辞,反复诵读也不会厌倦,突出了这篇赋在情感表达与艺术创作上的成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句译:
1.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