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吴迈远《长相思》

作品:诗词一万首|作者:咸鱼耀祖|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0 08:24:02|字数:6444字

7. 檐隐千霜树,庭枯十载兰

- 解析:房檐遮蔽着历经无数霜雪的树木,庭院里种植了十年的兰花也已枯萎。这两句描绘了庭院中衰败、荒芜的景象。“千霜树”和“十载兰”突出时间的长久,暗示丈夫离家时间之长。借景抒情,用自然景物的凋零来映衬思妇内心的凄凉和孤独,岁月的流逝不仅让庭院荒芜,更让思妇的青春与欢乐消逝。

8. 经春不举袖,秋落宁复看

- 解析:春天到来,思妇却无心抬手去欣赏美好的春光;秋天树叶飘落,她又怎忍心去观看这萧索之景。“经春”与“秋落”点明时间的流转,从春到秋,一年又一年。“不举袖”和“宁复看”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因思念丈夫而对四季变换、自然美景毫无兴致,进一步强化了她内心的愁苦和对丈夫的深深思念。

9. 一见愿道意,君门已九关

- 解析:思妇渴望能见到丈夫,向他倾诉自己的心意。然而,“君门已九关”,这里“九关”化用典故,原指天门九重,这里喻指丈夫所处之地如同有着重重关卡,难以接近。此句表达出思妇与丈夫相见困难,体现出她对与丈夫团聚的强烈渴望以及面对阻碍时的无奈与哀怨。

10. 虞卿弃相印,担簦为同欢

- 解析:诗中运用了虞卿的典故,虞卿为了与亲人共享欢乐,毅然放弃了相印,选择过着担簦(背着斗笠,指过着平民般的生活)的平凡日子。思妇借此典故,委婉地劝诫丈夫,不要过于执着于功名利禄,家庭的团聚和亲人之间的欢乐才更为重要,从侧面反映出她对夫妻团聚生活的向往。

11. 闺阴欲早霜,何事空盘桓

- 解析:闺房之中渐渐变得阴冷,眼看就要降下早霜。“闺阴”描绘出闺房的幽暗冷清,“欲早霜”暗示季节的变化,天气渐冷。“何事空盘桓”则以质问的语气,表达出思妇对丈夫长久在外徘徊不归的哀怨与不解,同时也流露出她对丈夫的深切期盼,希望他能在寒冷来临之前回到家中。

……

句译:

1. 晨有行路客,依依造门端

- 翻译:清晨有个赶路的行人,恋恋不舍地来到家门口。

2. 人马风尘色,知从河塞还

- 翻译:人和马都带着满身风尘,由此可知他是从黄河边塞归来。

3. 时我有同栖,结宦游邯郸

- 翻译:此时我想到我的丈夫,他外出谋求官职,远在邯郸。

4. 将不异客子,分饥复共寒

- 翻译:想必他与这位客人没有差别,同样忍受着饥饿与寒冷。

5. 烦君尺帛书,寸心从此殚

- 翻译:麻烦您帮我带一封书信,我的全部心思都寄托在这封信里。

6. 遣妾长憔悴,岂复歌笑颜

- 翻译:自从丈夫离去,我长久地憔悴,哪里还有欢歌和笑颜。

7. 檐隐千霜树,庭枯十载兰

- 翻译:屋檐遮蔽着历经无数霜雪的树木,庭院中种植十年的兰花已经枯萎。

8. 经春不举袖,秋落宁复看

- 翻译:春天来了我无心抬手赏花,秋天树叶飘落又怎忍心去看。

9. 一见愿道意,君门已九关

- 翻译:希望见到丈夫倾诉心意,可是通往他的道路关卡重重。

10. 虞卿弃相印,担簦为同欢

- 翻译:虞卿能抛弃相印,宁愿背着斗笠与亲人同享欢乐。

11. 闺阴欲早霜,何事空盘桓

- 翻译:闺房里渐渐阴冷,眼看就要降下早霜,为什么还在外白白徘徊不回呢?

……

全译:

清晨时分,有一位赶路的行人,恋恋不舍地来到我家门口。

人和马都满是风尘之色,一看便知是从黄河边塞归来。

此时,我不禁想起我的丈夫,他外出谋求官职,如今远在邯郸。

想来他的境遇与这位客人并无不同,同样要忍受着饥饿与寒冷。

烦请您为我捎去一封书信,我的全部心意都倾注于此。

自从丈夫离开后,我便长久地陷入憔悴,哪里还有欢歌笑语,展露笑颜的心情。

屋檐下那棵历经无数霜雪的树木,如今已被遮挡;庭院中种植了十年的兰花,也早已枯萎。

春天到来,我无心抬手去欣赏那美好的春光;秋天树叶飘落,我又怎忍心去看这萧索之景。

我渴望能见到丈夫,向他倾诉我的心意,然而,通往他所在之处的道路却关卡重重。

就像虞卿,他毅然抛弃了相印,宁愿背着斗笠,只为与亲人同享欢乐。

闺房之中渐渐变得阴冷,眼看就要降下早霜,丈夫啊,你究竟为何还在外白白徘徊,迟迟不归呢?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诗词一万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诗词一万首》,方便以后阅读诗词一万首第344章 吴迈远《长相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诗词一万首第344章 吴迈远《长相思》并对诗词一万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