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何承天《鼓吹铙歌十五首?远期篇》

作品:诗词一万首|作者:咸鱼耀祖|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0 08:23:59|字数:7974字

《远期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宴会文化、人们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国家君主的美好期许,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

……

解析:

1. 远期千里客,肃驾候良辰

- 解析: “远期”表明此次宴请是提前已久的约定,突出筹备之精心。“千里客”指出有从千里之外赶来的宾客,凸显出宴会的吸引力以及客人赴宴的诚意。“肃驾”描绘主人严谨、恭敬地准备车马,“候良辰”则体现主人对吉时的等候,展现出主人对宴会的重视,以及对即将到来宾客的敬重,为宴会营造出庄重而充满期待的氛围。

2. 近命城郭友,具尔惟懿亲

- 解析: “近命”表示主人同时也邀请了居住在城郭附近的友人。“具尔”意思为“俱是” , “惟懿亲”强调这些友人都是关系极为亲密的至亲。此句体现宴会不仅有远方挚友,还有身边亲人相聚,突出聚会的亲族性质,渲染出浓厚的亲情与友情交织的温馨氛围。

3. 高门启双闱,长筵列嘉宾

- 解析: “高门”描绘出府邸大门高大宏伟,象征着主人的身份地位或家境殷实。“启双闱”指将两扇大门打开,以隆重的方式迎接宾客,显示出欢迎仪式的郑重。“长筵”表明筵席之长,“列嘉宾”描绘出众多嘉宾依次入座的场景,展现出宴会场面的盛大,营造出热闹非凡的氛围。

4. 中唐舞六佾,三厢罗乐人

- 解析: “中唐”指庭院之中,是表演场地。“六佾”是古代天子专用的乐舞规格,由六行六列的舞者组成,这里用于宴会,说明宴会规格极高。“三厢罗乐人”描绘乐人在三个厢房中排列,体现出乐人众多,从侧面反映宴会的豪华,且乐人、舞蹈的配合,使宴会更具观赏性与娱乐性。

5. 箫管激悲音,羽毛扬华文

- 解析: “箫管激悲音”中,“箫管”点明演奏乐器,“激”字生动地表现出乐音激昂的特点,“悲音”并非真正的悲伤,而是指乐音富有感染力,能触动人心。“羽毛扬华文”描绘舞者手持羽毛道具,在舞动过程中扬起华丽的光彩,展现舞蹈的绚丽多姿,音乐与舞蹈相互配合,将宴会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6. 金石响高宇,弦歌动梁尘

- 解析: “金石”指代钟磬等打击乐器,其声音在高大的屋宇间回响,突出声音的洪亮。“弦歌”指弦乐器演奏与歌唱,“动梁尘”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歌声的嘹亮,甚至能震动屋梁上的灰尘,从听觉角度生动展现出宴会音乐的美妙动听,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

7. 修标多巧捷,丸剑亦入神

- 解析: “修标”可能指某种类似杂技表演,表演者动作灵巧敏捷,展现出高超的技艺。“丸剑”即弄丸和舞剑的杂技,“亦入神”说明这种表演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进一步体现宴会上表演的丰富多样与精彩绝伦,为宴会增添了更多趣味与欢乐。

8. 迁善自雅调,成化由清均

- 解析:此句上升到文化教化层面。“迁善自雅调”意思是高雅的音乐格调能够引导人们趋向善良,“雅调”象征着高尚美好的文化氛围。“成化由清均”指通过和谐的音律可以促成良好的社会风化,“清均”代表和谐的音律。强调宴会中的艺术表演不仅是娱乐,还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体现古人对文化艺术功能的深刻认识。

9. 主人垂隆庆,群士乐亡身

- 解析: “主人垂隆庆”表明主人因举办这场成功的宴会,收获诸多福庆,如亲友团聚的欢乐、声望的提升等。“群士乐亡身”描绘宾客们在宴会上尽情欢乐,甚至达到忘我的程度,生动地展现出宴会中主宾尽欢的和谐场景,体现出宴会对增进情谊、营造欢乐氛围的积极作用。

10. 愿我圣明君,迩期保万春

- 解析:诗歌结尾从宴会场景转向对君主的祝愿。“愿我圣明君”表达对君主的尊崇,“迩期”指近期,“保万春”希望君主在近期及长远的时间里,都能如春天般充满生机,寓意国家长治久安。这种祝愿将宴会的欢乐之情延伸到家国层面,升华诗歌主题,表达人们对国家繁荣、君主贤明的期盼。

……

句译:

1. 远期千里客,肃驾候良辰:早早约好的远方客人,千里迢迢赶来,主人恭敬地整治好车马,等候良辰迎接。

2. 近命城郭友,具尔惟懿亲:又传令邀请城郭内的朋友,来的都是至亲之人。

3. 高门启双闱,长筵列嘉宾:高大的门扉敞开两扇,长长的筵席上依次排列着嘉宾。

4. 中唐舞六佾,三厢罗乐人:庭院之中跳起规格颇高的六佾之舞,三个厢房中罗列着众多乐人。

5. 箫管激悲音,羽毛扬华文:箫管吹奏出激昂动人的乐音,舞者手中羽毛道具挥动扬起华丽的光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诗词一万首》,方便以后阅读诗词一万首第339章 何承天《鼓吹铙歌十五首?远期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诗词一万首第339章 何承天《鼓吹铙歌十五首?远期篇》并对诗词一万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