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坐”描绘出诗人与友人紧挨着坐下的亲密姿态 。“相招要(通“邀”)”则进一步说明大家相互邀约、招呼,谈笑风生,突出了友人相聚时轻松愉快、亲密无间的氛围。
7. 哀鸿鸣沙渚:
- “哀鸿”即发出哀鸣声的大雁,给人以凄凉之感 。“鸣沙渚”描绘出大雁在水中的沙洲上鸣叫,以声衬静,在原本静谧的环境中,大雁的哀鸣打破宁静,更增添了几分孤寂、凄清的氛围,触动诗人的情思。
8. 悲猿响山椒:
- “悲猿”指发出悲啼声的猿猴,“悲”字渲染出哀伤的情绪 。“响山椒”表明猿猴的啼声在山顶回荡,从听觉上进一步强化了孤寂、凄凉的氛围,与“哀鸿鸣沙渚”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索、清冷的意境。
9. 亭亭映江月:
- “亭亭”形象地描绘出月亮高高悬挂在天空,姿态孤高、美好的样子 。“映江月”描绘出明月的光辉映照在江面上,形成天水一色的美景,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给人以澄澈、空灵之感。
10. 浏浏出谷飙:
- “浏浏”形容风声急速、劲疾的样子 。“出谷飙”描绘出山风从山谷中快速吹出,带来一种动态的变化,打破了之前画面的宁静,使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力,同时也带来一丝寒意。
11. 斐斐气幂岫:
- “斐斐”形容雾气轻柔、弥漫的样子 。“气幂岫”描绘出山间雾气弥漫,如同轻纱一般笼罩着山峦,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使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增添了自然景色的诗意。
12. 泫泫露盈条:
- “泫泫”形容露珠晶莹欲滴的样子 。“露盈条”描绘出枝条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生动展现出清晨或夜晚植物上露珠饱满的景象,给人清新、湿润之感,从细节处体现出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13. 近瞩祛幽蕴:
- “近瞩”指近距离地观赏周围的景色 。“祛幽蕴”表示通过近看眼前的自然景物,能够驱散心中潜藏的幽思和郁结,体现出自然景色对诗人心灵的抚慰与净化作用,表明诗人从自然中获得心灵的解脱。
14. 远视荡喧嚣:
- “远视”即向远处眺望 。“荡喧嚣”指当诗人极目远眺时,仿佛尘世的喧嚣都被涤荡一空,进一步强调自然对诗人心灵的净化,表达出诗人在自然怀抱中,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心境。
15. 晤言不知罢:
- “晤言”指与友人面对面交谈 。“不知罢”表明诗人与友人相谈甚欢,沉浸在交流之中,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体现出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愉快的交流氛围。
16. 从夕至清朝:
- “从夕至清朝”直接点明时间跨度,从傍晚一直到清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与友人畅谈的时间之久,侧面反映出这次相聚的愉快和难忘,给全诗画上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号,余韵悠长。
……
句译:
1. 日落泛澄瀛:太阳落下,我在澄澈的湖面上悠然泛舟。
2. 星罗游轻桡:繁星像罗列在天空,我轻摇船桨继续在湖中漫游。
3. 憩榭面曲汜:我在水榭休息,面对着曲折的水流。
4. 临流对回潮:靠近水流,正对着回涌的浪潮。
5. 辍策共骈筵:放下手中事务,一起并排摆开筵席。
6. 并坐相招要:紧挨着坐下,相互招呼邀约。
7. 哀鸿鸣沙渚:哀伤的大雁在沙洲上鸣叫。
8. 悲猿响山椒:悲啼的猿猴声在山顶回响。
9. 亭亭映江月:高高在上的月亮映照在江面上。
10. 浏浏出谷飙:迅猛的山风从山谷中吹出。
11. 斐斐气幂岫:轻柔的雾气笼罩着山峦。
12. 泫泫露盈条:晶莹的露珠挂满了枝条。
13. 近瞩祛幽蕴:近处观赏能驱散内心的幽思郁结。
14. 远视荡喧嚣:远处眺望可涤荡尘世的喧嚣纷扰。
15. 晤言不知罢:与友人交谈,不知不觉不愿停下。
16. 从夕至清朝:从傍晚一直持续到清晨。
……
全译:
太阳缓缓落下,我在澄澈的湖面上悠然泛舟。
繁星如同棋盘罗列于夜空,我轻轻划动船桨,继续在湖中自在游弋。
随后我来到水榭休息,眼前是曲折蜿蜒的水流,正对着那回涌的浪潮。
大家放下手中诸事,一同并排摆开筵席,紧挨着坐下,相互热情招呼邀约。
哀伤的大雁在沙洲上啼鸣,悲啼的猿猴声在山顶回荡。
高高悬挂的明月,清辉映照在江面上。迅猛的山风从山谷中呼啸吹出。
轻柔的雾气,如纱般笼罩着山峦。晶莹的露珠,挂满了条条树枝。
近处观赏,能驱散内心深处潜藏的幽思;极目远眺,可涤荡尘世的喧嚣纷扰。
与友人畅快交谈,不知不觉就沉浸其中,不愿停下,就这样从傍晚一直畅聊到清晨。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诗词一万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