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颜延之《五君咏?阮步兵》

作品:诗词一万首|作者:咸鱼耀祖|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0 08:19:00|字数:5970字

3. 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

- 解析:“长啸若怀人”的典故源于阮籍游苏门山的经历。当他与苏门山的隐居高士交流时,对方起初不与他言语,阮籍便对其发出长啸。下山途中,他听到山间传来如凤凰鸣叫般的声音,方知是高士的回应。这里的“长啸”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发声行为,它更像是阮籍抒发内心深处情感的一种方式,仿佛在借长啸表达对知音的渴望和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有一种怀想、思念志同道合之人的意味。“越礼自惊众”描述阮籍的行为常常突破当时传统礼教的规范,做出一些让众人惊讶的举动。在魏晋时期,礼教对人们的言行有着严格的约束,而阮籍却对此并不在意。例如,他在母亲去世后,依旧饮酒食肉,并且在守丧期间,面对前来吊唁的客人,他披头散发,箕踞而坐,完全不符合当时礼教所规定的丧礼仪式。又如,他与嫂嫂话别,在当时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观念下,这种行为被视为不合礼法,但阮籍却认为“礼岂为我辈设也”,公然表达对传统礼教的蔑视。这些越礼行为显示出阮籍不拘泥于世俗礼教的束缚,追求真实、自由的个性。

4. 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

- 解析:“物故不可论”中的“物故”指世事变故,“不可论”表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极其险恶,各种政治斗争残酷复杂,谈论世事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危险,所以阮籍选择对许多事情保持沉默,不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反映出他在高压政治下的无奈,为了自保,不得不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途穷能无恸”描绘了阮籍一个着名的行为:他时常独自驾车,随意前行,不遵循固定的道路,当走到前方没有路可走的时候,他便会痛哭而返。这一行为看似怪异,实则深刻地反映出他内心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悲愤。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阮籍虽有才华和抱负,但却无法施展,面对黑暗的现实和难以捉摸的未来,他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条没有尽头的困境之路,找不到出路,只能以痛哭来宣泄内心的痛苦。此句将阮籍内心的无奈、迷茫与悲愤之情推向高潮,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他所处时代的压抑以及他个人命运的悲剧色彩。

……

句译:

1.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

阮籍先生虽然在乱世中隐藏自己的行迹,但其见识细密,对世事的洞察也极为透彻。

2. 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

他常沉醉于酒,好似借此埋藏自己的智慧光芒,而在作品中寄托言辞,大多类似含沙射影的讽刺。

3. 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

他引吭长啸,仿佛在怀念心中之人,其行为超越礼教,自然令众人惊愕。

4. 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

世事变故复杂到不可言说,当走到路的尽头,又怎能不悲痛?

……

全译:

阮籍先生虽然在乱世中选择隐藏行迹,不显露自己,但他的见识细密,对世事的洞察也极为透彻。

他常常沉醉于酒,仿佛是借此来埋藏自己的智慧光芒,不使外露;而他在作品中寄托言辞,大多是类似含沙射影、有所讽刺的内容。

他引吭长啸,那姿态仿佛是在怀念心中倾慕的人或理想中的境界;他的行为常常超越当时的礼教规范,自然让众人感到惊愕。

世间的事情已经复杂、糟糕到不可以随便谈论的地步了,当他走到路的尽头,没有路可走的时候,又怎么能不悲痛呢?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诗词一万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诗词一万首》,方便以后阅读诗词一万首第268章 颜延之《五君咏?阮步兵》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诗词一万首第268章 颜延之《五君咏?阮步兵》并对诗词一万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