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束皙《读书赋》

作品:诗词一万首|作者:咸鱼耀祖|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0 08:18:52|字数:14800字

4. 忽情想于古今, 瞻形神于耳目。

- 解析:“忽情想于古今”描绘先生读书时思绪在古今之间快速穿梭,不受时空限制,通过阅读与古人对话,体会不同时代的思想情感,展现读书对其思维的拓展。“瞻形神于耳目”指先生借助耳目感知书中所呈现事物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表明他读书不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更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精神实质,体现其读书的深度与思考的深度。

5. 钦大圣之弘慈, 悦至道之弥穆。

- 解析:“钦”是钦佩、敬重,“大圣”指道德、智慧极高的圣人,“弘慈”即宏大的慈悲情怀。“悦”为喜爱,“至道”指高深的道理,“弥穆”形容宁静祥和。此句表明先生对大圣之人的宏大慈悲心怀钦佩,对高深宁静的道理心生喜爱,进一步强调先生通过读书对高尚道德与深刻思想的追求,反映其精神境界的提升。

6. 每至若季春之始, 肇发蛰之期。

- 解析:点明时间为季春之初,即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开始的时候,也是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的时期。“肇”表示开始,“发蛰”指冬眠的动物苏醒,此句为下文描述先生在这个时节读书的情景做铺垫,以季节的转换暗示生命的复苏与活力,也为先生的读书活动营造自然、充满生机的背景。

7. 含冰涤冻, 融雪涣澌。

- 解析:描绘季春时节的景象,冰雪开始消融,流水解冻。“含冰涤冻”写冰逐渐融化,“融雪涣澌”说雪融化后形成流水,展现出冬季过后,春天万物复苏,冰雪消融的动态过程,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氛围,为先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增添了明快的色彩。

8. 其气温, 其光熙。

- 解析:进一步描述季春的气候与光线特点。“气温”表明天气逐渐变得温和,不再寒冷;“光熙”指阳光明媚,温暖而明亮。通过对气候和光线的描写,渲染出舒适宜人的环境,为先生读书创造了一个愉悦的氛围,暗示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先生静下心来享受读书的乐趣。

9. 和风起, 甘露曦。

- 解析:继续描绘春天的景象,“和风”即温和的风,轻轻吹拂,给人舒适之感;“甘露曦”中“甘露”指甜美的露水,“曦”表示蒸发,说明在温暖的阳光下,露水逐渐蒸发,描绘出一幅春日风和日丽的美好画面,烘托出先生读书时悠然自得的心境。

10. 正颜色, 审威仪。

- 解析: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下,先生“正颜色”,即端正自己的神色,使其庄重严肃;“审威仪”指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仪表仪态。表明先生在读书前通过调整自身状态,以一种恭敬、专注的态度进入读书情境,体现他对读书的敬重与认真。

11. 迈仁里, 游圣域。

- 解析:“迈”有行走之意,“仁里”指有仁厚之风的地方,常指邻里之间关系和睦、道德高尚之处;“游”即遨游,“圣域”代表圣人的思想境界。此句形象地说明先生通过读书,仿佛行走在充满仁厚之风的地方,遨游于圣人的思想境界之中,表达读书使先生的品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得到提升,进入到高尚的道德与思想领域。

12. 逍遥无事, 幸为暇日。

- 解析:描绘先生此时的状态,“逍遥无事”表明他心境闲适,没有世俗事务的烦扰;“幸为暇日”表示庆幸拥有这样闲暇的时光。体现先生在繁忙生活中获得闲暇用于读书的幸运与满足,强调这种闲适时光对他读书的珍贵,也从侧面反映他对读书的珍视。

13. 乃乘闲而靖思, 玩坟籍以游目。

- 解析:“乃”承接上文,表明在闲暇且心境闲适的情况下,先生“乘闲而靖思”,即趁着闲暇之时静心思考;“玩坟籍以游目”中,“玩”有赏玩、研读之意,“坟籍”依旧指古代典籍,“游目”表示纵目浏览,此句描述先生在闲暇时光里,静下心来研读古代典籍,尽情地在书籍的知识海洋中遨游,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与思考。

14. 于是耽道先生, 道环枢中, 绩神内照。

- 解析:再次强调耽道先生,“道环枢中”将“道”比作中心枢纽,围绕着先生,表明先生以“道”为核心,生活与思想都围绕对“道”的追求展开;“绩神内照”指先生精神专注内敛,深入思考,将精神凝聚于对“道”的领悟与探索,突出先生对“道”的执着追求和专注的精神状态。

15. 耽嗜坟素, 如味大牢。

- 解析:“耽嗜”表示极度喜爱、沉迷,“坟素”同样指代古代典籍;“如味大牢”运用比喻,把先生对古代典籍的喜爱比作品尝“大牢”(古代祭祀时牛、羊、猪三牲具备谓之“大牢”,是非常美味的食物),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先生读书时如同享受美味佳肴一般陶醉其中,体现他对读书的热爱达到痴迷程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诗词一万首》,方便以后阅读诗词一万首第263章 束皙《读书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诗词一万首第263章 束皙《读书赋》并对诗词一万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