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循彼南陔,言采其棘。
- 解析:再次提及沿着南边田埂行走,这次采摘的是“棘”。相较于前文的兰花,棘是带刺的植物,虽无兰花的美好,但诗人依然在此采摘,表明无论环境或事物如何变化,对父母的眷恋之情始终不变。重复“循彼南陔”的表述,强化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6. 眷恋庭闱,心不遑极。
- 解析:与前文“眷恋庭闱,心不遑安”相呼应,但程度更进一步。“心不遑极”表明对父母的眷恋之情没有尽头,突出了思念的深切与持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父母深厚的情感,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这种情感的浓烈程度。
7. 有獭有獭,在河之涘。
- 解析:描绘出一幅水獭在河边的画面,“有獭有獭”通过重复强调,引起读者注意。“涘”指河岸,这一简单的场景描写,为下文讲述水獭的行为做铺垫,引入自然界动物的行为,以便与人类的行为形成关联和对比。
8. 凌波赴汨,噬鲂捕鲤。
- 解析:“凌波”描绘水獭轻盈地在水波上前行,“赴汨”指冲向水流,“噬”是咬、吃的意思。生动地刻画了水獭在水中奋力捕捉鲂鱼和鲤鱼的情景,展现水獭为养育幼崽而辛勤劳作的画面,暗示动物界存在着为后代努力付出的本能,为下文以动物行为类比人类行为埋下伏笔。
9. 嗷嗷林乌,受哺于子。
- 解析:“嗷嗷”模拟乌鸦的叫声,描绘出林中老乌鸦受到幼鸦喂养的场景。乌鸦反哺是一种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孝行的动物行为,诗人借此引入,与前文水獭育子共同构建起动物界的“孝道”图景,从而与人类的孝道行为形成对比,引发对人类孝道的思考。
10. 养隆敬薄,惟禽之似。
- 解析:指出人类在对待父母时,有时存在物质供养丰富,但敬意却淡薄的现象,这种情况竟与禽鸟类似。“养隆敬薄”精准地概括出人类在孝道践行中的不足,通过与前文所描述的动物反哺、育子行为对比,批判意味明显,旨在唤起人们对孝道全面践行的重视,不仅要在物质上满足父母,更要在精神上敬重他们。
11. 勖增尔虔,以介丕祉。
- 解析:“勖”意为勉励,“虔”表示虔诚,“介”有祈求、求得之意,“丕祉”指大福。诗人劝勉自己和他人,要更加虔诚地奉行孝道,通过提升对父母的敬意与孝道的践行程度,来求得大福。此句点明诗歌主旨,强调孝道的重要性,并将孝道与个人福祉相联系,使诗歌的劝诫意味更加强烈。
……
句译:
1. 循彼南陔,言采其兰。
沿着那南边的田埂,采摘着那里的兰花。
2. 眷恋庭闱,心不遑安。
心中深深眷恋着父母,内心无法得到安宁。
3. 彼居之子,罔或游盘。
身为在家侍奉父母的子女,不可贪图安逸游乐。
4. 馨尔夕膳,洁尔晨餐。
要让父母的晚餐香气四溢,早餐洁净卫生。
5. 循彼南陔,言采其棘。
再次沿着那南边的田埂,采摘着那里带刺的荆棘。
6. 眷恋庭闱,心不遑极。
对父母的眷恋之情深切,心中的思念没有尽头。
7. 有獭有獭,在河之涘。
看那水獭啊看那水獭,正待在那河岸边上。
8. 凌波赴汨,噬鲂捕鲤。
它在水波上轻盈游动,冲入水流捕食鲂鱼和鲤鱼。
9. 嗷嗷林乌,受哺于子。
树林中嗷嗷叫的老乌鸦,正接受着雏鸟的喂食。
10. 养隆敬薄,惟禽之似。
人类有时物质供养丰厚但敬意淡薄,竟和禽鸟有些相似。
11. 勖增尔虔,以介丕祉。
劝勉大家要更加虔诚,以求获得大福报。
……
全译:
沿着南边的田埂漫步,采摘着清幽的兰花。
心中满是对父母的眷恋,内心难以平静安适。
作为子女居家守亲,不可贪图游乐安逸。
精心准备,让父母晚餐可口、早餐洁净。
再次沿着南边田埂前行,采摘着带刺的荆棘。
对父母的眷恋日益深沉,心中的思念无尽无穷。
看那水獭,静静待在河岸之畔。
它轻快地凌波逐流,捕捉鲂鱼与鲤鱼。
听那林中乌鸦嗷嗷啼叫,正接受着幼鸟的反哺。
人类有时物质赡养丰厚,敬意却淡薄,竟与禽鸟无异。
劝勉大家要更加虔诚地行孝,以此来求得大福。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诗词一万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