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彼晨牺之枉夭,岂和音之足慕?
- 解析:提到那些早上用来祭祀而枉死的鸟,反问它们和谐的鸣声难道就值得羡慕吗?此句以这些鸟看似美好却悲惨的结局,引发读者思考,暗示仅仅追求外在的美好或某种特质,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祸,进一步强化了“吉凶之由己”的观点,即吉凶并非由外在的优势或美好决定,而是取决于自身的行为和选择。
14. 苟有害于物,虽龙凤不能以自全;若无累于身,虽微小必能以自济。
- 解析:直接点明文章主旨,若对其他事物有危害,即使是龙凤这样强大、尊贵的生物也不能保全自己;若对自身没有牵累,即使身形微小也一定能自我保全。此句通过强烈的对比,明确阐述了吉凶取决于自身是否给外界带来危害或自身是否被外在因素所累,将前文对各种鸟类命运的描述进行升华,使文章的哲理更加清晰、深刻。
15. 是故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栖无所滞,游无所盘;匪陋荆棘,匪荣茞兰;动翼而逸,投足而安;委命顺理,与物无患。
- 解析:再次描述鹪鹩的生活方式,它在林中筑巢只需占据一根树枝,每次进食不过几颗谷粒;栖息和遨游都不做过多停留,不认为荆棘简陋,也不觉得茞兰荣耀;振动翅膀就能轻松飞走,落脚便能安稳;听任命运,顺应天理,与万物和谐相处而无祸患。这一系列描述具体展现了鹪鹩知足、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正是因为这种态度,它才能避免灾祸,保全自身,是对前文所倡导的生活方式的再次强调,与那些因追求过多或自身特质而陷入困境的鸟类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支撑了文章主旨。
16. 伊兹禽之无知,而处身之似智。
- 解析:对鹪鹩进行评价,说它看似无知,实则在处世立身方面却好像充满智慧。“无知”是指鹪鹩没有复杂的思想和过多的欲望,“似智”则是肯定它以简单、知足、顺应自然的方式生存,从而避免了诸多危险,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此句巧妙地总结了鹪鹩的特点,进一步强调其生活方式的可贵,引发读者对这种看似平凡却蕴含智慧的生存之道的思考。
17. 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静守约而不矜,动因循以简易;任自然以为资,无诱慕于世伪。
- 解析:深入剖析鹪鹩的生存智慧。它不怀藏珍宝而招致灾祸,不修饰外表而给自己带来牵累;安静时能安于简约而不骄傲,行动时因循自然而追求简易;以顺应自然为资本,不被世俗的虚假所诱惑。这几句从多个方面阐述了鹪鹩的处世原则,进一步揭示了其能够自保自乐的原因,同时也将鹪鹩的生存方式上升到一种哲学层面,对人类在复杂社会中的行为选择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再次突出文章主旨。
18. 雕鹖介其觜距,鹄鹭轶于云际;鹍鸡弄其翰音,凤凰专其华丽;性命于他人,膏网罗之近易。
- 解析:又一次列举雕鹖凭借锐利的嘴爪、鹄鹭高飞于云际、鹍鸡卖弄美妙的声音、凤凰独占华丽的外表等鸟类凭借自身优势的行为,然而这些优势却使它们的性命掌控在他人手中,轻易成为罗网捕猎的对象。通过再次强调这些鸟类因外在优势而面临的危险,与鹪鹩知足、顺应自然的生存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吉凶之由己”的观点,即过度追求外在优势往往会带来灾祸,而保持平凡、顺应自然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
19. 观兹鹪鹩之所存,故知吉凶之由己。
- 解析:文章结尾总结,通过观察鹪鹩的生存方式和命运,从而明白吉凶是由自身决定的道理。此句简洁有力地收束全文,再次点明主旨,强调了个人的行为选择和生活态度对自身命运的重要影响,使读者对文章所传达的哲理有了更为深刻和清晰的认识。
……
句译:
1. 鹪鹩,小鸟也,生于蒿莱之间,长于藩篱之下,翔集寻常之内,而生生之理足矣。
鹪鹩是一种小鸟,出生在蒿草丛中,在篱笆下长大,在平常的范围之内飞翔栖息,维持生命的道理(条件)就足够了。
2. 色浅体陋,不为人用;形微处卑,物莫之害。
它毛色浅淡,形体丑陋,不被人们利用;身形微小,所处地位低下,所以没有什么东西来伤害它。
3. 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
它使家族繁衍众多,成双成对地居住、出游,轻快地飞舞,自有一番快乐。
4. 彼鹫鹗惊鸷,擅摩天之翮;将击鹢鸟,鹄鹭远避;鹍鸡窜于幽险,孔翠生乎遐裔。
那些鹫鹗凶猛惊人,拥有能直上云霄的翅膀;当它们要攻击时,鹢鸟、鹄鹭便远远躲避;鹍鸡逃到幽深险要之处,孔雀、翠鸟生长在遥远的边地。
5. 彼晨凫与归雁,又矫翼而增逝。
那些晨凫与归雁,又奋力振翅远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