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干将坐自毙,繁弱控余音。
- 解析: “干将”是古代着名宝剑,象征着锐利与力量;“繁弱”为古代良弓,代表着精准与威慑。“坐自毙”并非指宝剑自行损毁,而是形容宝剑随时准备出击,即便闲置也蓄势待发;“控余音”描绘出拉弓射箭后,弦上似乎还留有余音,暗示良弓的威力。这两句表明,即便身处饥寒困境,侠客对自己的武器依旧珍视,武器时刻陪伴左右,也象征着他时刻保持战斗姿态,不放弃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展现出侠客尚武的精神与对自身使命的执着。
6. 耕佃穷渊陂,种粟着剑镡。
- 解析:这两句呈现出一幅奇特的画面。“耕佃穷渊陂”描绘侠客在深山的水泽边开垦耕种,表明他在困境中积极寻求生存之道。而“种粟着剑镡”则更为奇特,“剑镡”是剑柄部位,在剑柄上种粟显然不符合常理,是一种夸张的描写。它象征着侠客试图在战斗(剑代表战斗)与生存(种粟代表生存)之间寻找平衡,以一种独特、极端的方式展现他在艰难处境下坚守自我、不向现实妥协的决心。
7. 收秋狭路间,一击重千金。
- 解析: “收秋”点明时间是秋收时节,此时侠客在“狭路间”等待。狭路通常是险要之地,也是机会暗藏之处。“一击重千金”表明侠客一旦出手,便能获得重大收获,价值千金。这体现出侠客在困境中善于把握时机,凭借自身的勇气、智慧与能力,果断出手改变处境,充满对未来的信心与把握,展现出其果敢、睿智的一面。
8. 栖迟熊罴穴,容与虎豹林。
- 解析: “栖迟”和“容与”都有悠然停留、徘徊之意。侠客能够在熊罴巢穴附近栖息,在虎豹出没的山林悠然徘徊。熊罴、虎豹皆是凶猛野兽,常人避之不及,而侠客却能与之共处,再次凸显他胆魄非凡,毫无畏惧之心。这种对恶劣生存环境和危险野兽的坦然,进一步强化了侠客勇敢无畏的形象。
9. 身在法令外,纵逸常不禁。
- 解析:诗歌结尾点明侠客的行事风格,他游离于法令之外,行为放纵不羁,不受常规约束。这不仅体现出侠客追求绝对自由的性格特点,也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法令代表着一种规范和束缚,而侠客敢于突破这种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放纵,使他的形象更加鲜明独特,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这种自由不羁精神的一种向往与赞赏。
……
句译:
1. 侠客乐幽险,筑室穷山阴。
- 翻译:侠客喜爱幽静险峻之地,在深山的北面建造房屋居住。
2. 獠猎野兽稀,施网川无禽。
- 翻译:在山中打猎,野兽稀少,在河川施网,却捕不到飞禽。
3. 岁暮饥寒至,慷慨顿足吟。
- 翻译:年末饥寒交迫的时刻来临,侠客激昂地跺脚吟诗。
4. 穷令壮士激,安能怀苦心?
- 翻译:穷困激发了壮士的豪情,怎么会心怀愁苦呢?
5. 干将坐自毙,繁弱控余音。
- 翻译:宝剑时刻准备出击,良弓似乎还留有弦响余音。
6. 耕佃穷渊陂,种粟着剑镡。
- 翻译:在深山的水泽边耕种,把粟种在剑柄上。
7. 收秋狭路间,一击重千金。
- 翻译:秋收时节在狭路间等待时机,一旦出手便收获重大价值。
8. 栖迟熊罴穴,容与虎豹林。
- 翻译:在熊罴的巢穴附近栖息停留,在虎豹出没的山林悠然徘徊。
9. 身在法令外,纵逸常不禁。
- 翻译:侠客行事游离在法令之外,行为放纵不羁常常不受约束。
……
全译:
有这样一位侠客,他钟情于幽静且险峻的地方,于是在那深山的背阴处,建起了自己的居所。
平日里,他在山中捕猎,可野兽寥寥无几;在河川撒网,却连一只飞禽也难以捕获。
随着一年的岁末临近,饥寒交迫之感向他袭来,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满怀豪情,一边跺脚,一边激昂地吟诗抒怀。
这般穷困的境遇,反而激发了这位壮士内心的斗志,他怎会被愁苦所困呢?
他那锋利的干将宝剑,时刻准备着出鞘杀敌,仿佛即便静置一旁,也透着随时出击的气势;他那张精良的繁弱良弓,每次拉开射箭后,似乎弦上还久久回荡着嗡嗡的余音。
为了生存,他在深山的水泽边辛勤耕种,甚至有着把粟种在剑柄上这般奇特的举动,试图在战斗与生计间寻得平衡。
到了秋收时分,他在那狭窄险要的道路间耐心等待时机,一旦出手,所获便能价值千金。
他悠然地在熊罴的洞穴附近栖息逗留,在虎豹时常出没的山林中自在徘徊,毫无畏惧之色。
这位侠客,行事全然超脱于世俗法令的约束之外,行为肆意放纵,无拘无束。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诗词一万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