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志意既放逸,赀财亦丰奢。
- 解析:进一步阐述轻薄浮华之人的特点。他们不仅在志向和意志上放纵不羁,毫无约束,追求享乐和自由散漫的生活;而且在财富的使用上极为奢靡,毫不节制。这两句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概括性地描绘出这类人的形象,为下文对其生活细节的描写做铺垫。
3. 被服极纤丽,肴膳尽柔嘉。
- 解析:具体描写这些人在衣食方面的奢华。“被服”指穿戴的衣物,“极纤丽”表明他们的衣服材质极其纤细精美,款式华丽无比,追求极致的美观和品质;“肴膳”即饮食,“尽柔嘉”说明他们所享用的菜肴精致美味,食材优良,烹饪精细,突出了生活的奢靡和讲究。
4. 僮仆余粱肉,婢妾蹈绫罗。
- 解析:从侧面烘托其奢靡程度。连家中的僮仆都有吃不完的精米和肉食,婢妾更是穿着绫罗绸缎随意走动。通过描述奴仆的生活待遇,反映出主人的财富之巨和挥霍无度,说明这种奢靡之风不仅体现在主人自身,还蔓延到整个家庭。
5. 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
- 解析:转向对出行工具和装扮的描写。“文轩”指装饰华丽的车子,“树羽盖”即在车顶上树立用羽毛装饰的车盖,彰显其高贵和与众不同;“乘马”表明所骑的马匹,“鸣玉珂”指马身上佩戴的玉饰在行走时发出清脆声响,显示出主人出行的气派和奢华。
6. 横簪刻玳瑁,长鞭错象牙。
- 解析:细致刻画个人装饰。头上横插的簪子是用玳瑁精心雕刻而成,玳瑁是一种珍贵的海洋生物,其甲壳制成的饰品极为贵重;手中的长鞭镶嵌着象牙,象牙同样是珍贵之物。这些细节描绘突出了他们在装扮上追求珍稀和奢华,尽显富贵骄奢之态。
7. 足下金鑮履,手中双莫邪。
- 解析:继续描述身上的穿戴和配饰。脚上穿着饰有金箔的鞋子,显示出对足部服饰的精心修饰和对财富的炫耀;手中持有两把莫邪宝剑,莫邪是古代着名宝剑,象征着身份和武力,表明他们不仅追求物质享受,还注重彰显自身的威严和地位。
8. 宾从焕络绎,侍御何芬葩。
- 解析:描绘社交场面。“宾从”指宾客和侍从,“焕络绎”形容他们光彩照人,往来不绝,人数众多且排场盛大;“侍御”即侍奉的人,“芬葩”表示服饰华丽,色彩缤纷。此句展现出这些轻薄之人交游广泛,且身边围绕着众多追随者,突出其社交生活的奢华和热闹。
9. 朝与金张期,暮宿许史家。
- 解析:“金张”指汉代的金日磾和张安世家族,“许史”指汉宣帝时的许氏和史氏家族,他们都是当时的权贵豪门。这里借指西晋时期的贵族阶层,表明诗中所描绘的这些轻薄之人与权贵交往密切,频繁出入于豪门大族之间,从社交圈子上反映出他们的地位和奢靡生活的背景。
10. 甲第面长街,朱门赫嵯峨。
- 解析:描述他们的居住环境。“甲第”指豪门贵族的宅第,“面长街”表明宅第正对着繁华的长街,地理位置优越;“朱门”即红色的大门,在古代象征着尊贵,“赫嵯峨”形容大门高大巍峨,气势不凡,突出其住宅的豪华气派,显示出他们的财富和地位。
11. 苍梧竹叶清,宜城九酝醝。
- 解析:介绍宴会上的美酒。“苍梧竹叶清”和“宜城九酝醝”分别指苍梧地区的竹叶清酒和宜城的九酝醝酒,都是当时的名酒。通过列举这些美酒,展现出宴会上饮品的高档和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生活的奢靡。
12. 浮醪随觞转,素蚁自跳波。
- 解析:细腻描绘酒的状态。“浮醪”指酒面上的浮沫,“随觞转”描绘出浮沫随着酒杯的转动而流转的情景;“素蚁”指酒中的白色泡沫,“自跳波”形象地表现出泡沫如自行跳动的波浪,仿佛酒都充满了活力。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出美酒的品质和宴会的精致氛围。
13. 美女兴齐赵,妍唱出西巴。
- 解析:说明宴会上美女的来源和才艺。“美女兴齐赵”表示这些美女来自齐赵之地,在古代,齐赵一带以出美女而闻名;“妍唱”指美妙的歌声,“出西巴”指出自西巴地区的美妙歌曲,表明美女们不仅容貌出众,还能唱出动听的歌曲,为宴会增添声色之娱。
14. 一顾倾城国,千金不足多。
- 解析:化用“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典故,形容这些美女容貌绝美,具有倾国倾城的魅力。即使花费千金来欣赏她们的美貌和表演,也不觉得多,进一步强调对美女的极度追捧和在享乐上的不惜代价,体现出奢靡之风。
15. 北里献奇舞,大陵奏名歌。
- 解析:继续描述宴会上的歌舞表演。“北里”是古代舞曲名,以其舞蹈风格奇特而闻名,“献奇舞”表明宴会上表演的是北里的奇特舞蹈;“大陵”可能是地名或乐师名,“奏名歌”说明演奏的是着名的歌曲,突出歌舞表演的精彩和独特,展现出对娱乐享受的极致追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