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如彼奕棋,下高遗卑
- 解析:“如彼奕棋”以人们熟悉的下棋场景来比喻战争,形象且贴切。“下高遗卑”,在棋局里,高明的棋手会注重占据棋盘上关键的高位,掌控全局,而对于一些相对不重要的低位棋子则可以适当舍弃。这里将其类比到战争中,说明晋军在作战时如同高明的棋手,具有清晰的战略眼光,懂得把握战争中的关键要点,不被一些细枝末节或次要因素所干扰,能够准确判断局势,抓住核心战略位置,从而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为取得最终胜利奠定基础。
5. 机焉弗失,轰之斯殪
- 解析:“机焉弗失”,“焉”为语气助词,加强语气,强调晋军对作战时机的敏锐洞察力和果断把握能力,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的战机。一旦发现战机,就会迅速行动。“轰之斯殪”,“轰”原意是形容巨大的声响,这里引申为像发出巨大声响那样有力地攻击,“之”指代敌人,“斯”表示就,“殪”表示杀死、歼灭。此句生动地描绘出晋军一旦抓住战机,便会以雷霆万钧之势对敌人发起攻击,给予敌人毁灭性的打击,突出晋军作战的果断、勇猛与高效,展现出晋军在战场上强大的战斗力。
6. 虽有智者,不能为谋
- 解析:这一句采用了假设和衬托的手法。“虽有智者”假设敌方存在智谋超群的人,“不能为谋”表示即便有这样的智者,面对晋军如此强大的实力、精准的作战时机把握以及高超的战略战术,也无计可施,无法想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此句从侧面烘托出晋军的强大和作战的完美,进一步强调晋军在这场战争中的优势巨大,几乎无可匹敌,强化了晋军必将取得胜利的信心,同时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晋军的卓越不凡。
……
句译:
1. 土山既崄,蒙茏以棘:
土山地势已然十分险峻,还布满了茂密丛生的荆棘。
2. 王师如林,是震是赫:
皇帝的军队如树林般众多,军威震撼,气势显赫。
3. 如彼飞虻,我机不忒:
敌人就像那乱飞的虻虫,而我军把握战机准确无误。
4. 如彼奕棋,下高遗卑:
如同下棋一样,要占据高位,舍弃不重要的低位。
5. 机焉弗失,轰之斯殪:
战机一旦出现绝不放过,发动攻击就能将敌人歼灭。
6. 虽有智者,不能为谋:
即使敌方有智谋之士,也无法想出应对的策略。
……
全译:
眼前的土山,地势极为险峻,山上满是荆棘,草木繁茂而杂乱。
然而,我朝皇帝的军队,阵容庞大好似茂密的森林,军威震撼四方,气势威严显赫。
那些敌人,在我军眼中,不过如同乱飞的虻虫一般微不足道,而我军把握作战时机精准无比,从不出错。
这作战就好比下棋,要懂得占据关键的高位,舍弃无关紧要的低位,掌控全局。
一旦战机出现,我军决然不会错失,立刻以雷霆之势发动攻击,一举歼灭敌人。
即便敌军中有足智多谋之人,面对我军如此强大的实力与精妙的战术,也根本想不出任何应对之策。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诗词一万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