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潘岳《关中诗十六章 其一》

作品:诗词一万首|作者:咸鱼耀祖|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0 08:10:54|字数:6584字

4. 万国既同,九有有截

- 解析:“万国”是对众多邦国的统称,在古代语境中,常用来表示天下众多的诸侯国或附属国;“既同”表示这些邦国已经归附、统一于晋朝,显示出晋朝强大的影响力和统治力,能够使四方臣服。“九有”等同于“九州”,是中国古代对全国的一种地理划分概念,代表整个国家;“有截”形容整齐划一的样子。此句描绘晋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各个地区都在晋朝的统一治理下,秩序井然,强调晋朝疆域的统一和国家治理的高效,彰显出晋朝的鼎盛与威严。

5. 矧乃畿甸,翼翼京宇

- 解析:“矧乃”是一个递进连词,有“况且、何况”之意,起到强调和递进的作用。“畿甸”在古代指京都周围的地区,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翼翼”常用来形容庄严、整齐、繁盛的样子;“京宇”即京都,也就是晋朝的都城。此句着重强调京都及其周边地区本应具有的庄严、整齐和繁盛景象,作为国家的核心地带,它象征着晋朝的繁荣昌盛,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代表,进一步突出晋朝的辉煌。

6. 苦为乱阶,四郊多垒

- 解析:“苦”表示遗憾、可惜,流露出诗人对局势变化的痛惜之情。“乱阶”指祸端、引发祸乱的根源,说明原本繁荣的京都如今却成为了战乱的发源地。“四郊多垒”描绘的是国都四周的郊外修筑了许多防御工事,这一景象形象地反映出京都正面临着频繁的战乱威胁,敌人已经逼近,国家处于危急之中,与前文所描绘的晋朝繁荣昌盛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突出了局势的急转直下和严峻性。

7. 芒芒终古,此焉则否

- 解析:“芒芒”形容时间的悠远漫长,“终古”指代往昔、自古以来。“此焉则否”意思是在这里(指当下的京都地区)却并非如此(指不再是往昔的太平繁荣景象)。诗人感慨自古以来,历经漫长岁月,国家大多处于太平时期,然而如今的京都却陷入战乱,美好的景象已不复存在。此句通过今昔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当前局势的无奈与惋惜之情,引发读者对历史变迁和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

8. 邦家殄瘁,垂诚后昆

- 解析:“邦家”指国家,“殄瘁”原意为困苦、病困,在这里形容国家因战乱而陷入艰难困苦的境地。“垂诚”即留下告诫,“后昆”指后代子孙。诗人目睹国家遭受如此磨难,深感痛心,希望以当前的惨痛经历为教训,给后代子孙留下郑重的告诫,让他们铭记历史,避免重蹈覆辙,体现出诗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点明了整首诗借古鉴今、警示后人的创作主旨。

……

句译:

1. 于皇时晋,受命既固

- 翻译:伟大辉煌的晋朝啊,承受天命,国基稳固。

2. 三祖在天,圣皇绍祚

- 翻译:三位先帝已升入天庭,当今圣皇继承皇位延续国统。

3. 德博化光,刑简罚措

- 翻译:圣皇德行广博,教化光芒远扬,刑罚宽简,诸多刑罚搁置不用。

4. 万国既同,九有有截

- 翻译:众多邦国已然统一归附,全国上下整齐有序。

5. 矧乃畿甸,翼翼京宇

- 翻译:何况那京都周围地区,京都庄严整齐。

6. 苦为乱阶,四郊多垒

- 翻译:可惜这里成了祸乱的根源,国都四郊遍布防御工事。

7. 芒芒终古,此焉则否

- 翻译:自古以来岁月悠悠,此地如今却不复往昔太平。

8. 邦家殄瘁,垂诚后昆

- 翻译:国家陷入困苦艰难,以此为鉴,留告诫于后世子孙。

……

全译:

伟大辉煌的晋朝啊,承受天命,国基稳固。

三位先帝已在天,当今圣皇继承皇位延续国统。

圣皇德行广博,教化光芒远扬,刑罚宽简,诸多刑罚搁置不用。

众多邦国已然统一归附,全国上下整齐有序。

何况那京都及其周边,庄严而规整。

可惜如今这里成了祸乱的根源,国都四郊到处都是防御工事。

自古以来悠悠岁月,此地如今已不再是往昔的太平模样。

国家陷入艰难困苦之境,以此为鉴,给后世子孙留下告诫。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诗词一万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诗词一万首》,方便以后阅读诗词一万首第141章 潘岳《关中诗十六章 其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诗词一万首第141章 潘岳《关中诗十六章 其一》并对诗词一万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