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陶渊明《自祭文》

作品:诗词一万首|作者:咸鱼耀祖|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0 08:10:08|字数:16066字

10. 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

- 解析:“春秋代谢”表明时光流逝,季节更替。“有务中园”说明在田园中有农事要做。“载耘载籽”,“耘”是除草,“籽”指播种后覆土,描述了田园劳作的过程。“乃育乃繁”则写出经过辛勤劳作,作物不断生长繁殖,展现出田园生活的生机与收获。此句描绘了陶渊明在田园中顺应时节,辛勤耕耘并享受收获的情景,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劳动的尊重。

11. 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

- 解析:“欣以素牍”表示陶渊明以阅读书籍为乐,“素牍”指书籍,反映出他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和以七弦”说明他弹奏七弦琴来应和自己的心情,展现出高雅的艺术情趣。“冬曝其日,夏濯其泉”描绘了他在冬天晒太阳取暖,夏天在泉水中洗浴的生活场景,体现出他顺应自然,享受简单生活的态度。此句从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两方面,展现了陶渊明丰富而自在的精神世界和对自然生活的享受。

12.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 解析:“勤靡余劳”指辛勤劳作,但不觉得过分劳累,表明陶渊明对田园劳作的投入与适应。“心有常闲”强调尽管身体劳作,但内心常常保持闲适,体现出他心境的豁达与超脱。“乐天委分”,“乐天”即顺应天命,“委分”指听任本分,表达出他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以至百年”表示就这样度过一生,总结了他对自己一生生活态度和人生轨迹的认知,展现出一种平和、从容的生命状态。

13.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

- 解析:“惟此百年”强调人生不过百年。“夫人爱之”指人们都珍爱这短暂的人生。“惧彼无成”说明人们害怕一生无所成就,“愒日惜时”中“愒”有珍惜之意,即珍惜时光,努力追求成就。此句描述了一般人对人生的态度,他们珍惜生命,害怕虚度光阴,渴望在有限的人生中有所建树,为后文突出陶渊明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做铺垫。

14. 存为世珍,没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

- 解析:“存为世珍,没亦见思”,意思是一般人希望活着的时候被世人珍视,去世后也能被人思念。“嗟我独迈”,“嗟”表示感叹,“独迈”指独自前行,表明陶渊明感叹自己与众人不同。“曾是异兹”强调自己确实与上述一般人的追求不一样,引出下文对自己独特人生价值观的阐述,突出他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的人生态度。

15. 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

- 解析:“宠非己荣”表明陶渊明不把恩宠视为自己的荣耀,体现出他不慕虚荣的品质。“涅岂吾缁?”用“涅”这种黑色染料染不黑自己,比喻自己不会被世俗不良风气所污染,坚守自身的纯洁与正直。“捽兀穷庐”描绘他在简陋的茅舍中傲然自得的样子,“捽兀”有傲然之意。“酣饮赋诗”则展现出他在穷困生活中,以饮酒赋诗为乐的豁达与洒脱,进一步强调了他超脱世俗,坚守自我精神世界的人生态度。

16. 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

- 解析:“识运知命”体现出陶渊明对命运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明白生死是自然之事。“畴能罔眷”,“畴”指谁,“罔眷”表示不眷恋,意思是谁能不眷恋生命呢,但陶渊明认为自己能坦然面对生命的终结。“余今斯化,可以无恨”,“斯化”指即将死去,表明自己如今即将离世,可以没有遗憾。此句表达了他对生死的豁达态度,因为认识到命运的必然性,所以能平静地接受死亡,体现出一种超脱生死的智慧。

17. 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 解析:“寿涉百龄”表示自己年近百岁(古人以百岁为上寿,此处为虚指,形容年事已高)。“身慕肥遁”,“肥遁”指隐居,说明自己一生羡慕并践行隐居的生活方式。“从老得终”强调能够自然终老。“奚所复恋!”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自己没有什么可留恋的,进一步强化了他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满足以及对死亡的坦然,表明一生追求隐居,自然终老,已无遗憾。

18. 寒暑逾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

- 解析:“寒暑逾迈”指时光流逝。“亡既异存”强调死亡与生存是截然不同的状态。“外姻晨来,良友宵奔”描绘了得知陶渊明去世后,姻亲清晨赶来,好友夜晚急忙奔赴的情景,表现出亲友们对他的关心与不舍。“葬之中野,以安其魂”说明将他安葬在荒野之中,让他的灵魂得以安息,展现出一种回归自然的丧葬方式,也体现出对逝者灵魂安息的祈愿。

19. 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诗词一万首》,方便以后阅读诗词一万首第81章 陶渊明《自祭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诗词一万首第81章 陶渊明《自祭文》并对诗词一万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