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陶渊明《祭从弟敬远文》

作品:诗词一万首|作者:咸鱼耀祖|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0 08:10:07|字数:19050字

19. 孰云敬远,何时复还!余惟人斯,昧兹近理。寔繁华光,遄及幽昧。

- 解析:“孰云敬远,何时复还!”作者悲痛地发问,谁能想到敬远你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表达出对从弟深深的思念与渴望他归来的急切心情。“余惟人斯,昧兹近理”,作者思考人生,却不明白这眼前生死无常的道理。“寔繁华光,遄及幽昧”,感慨人生实在是荣华时光短暂,很快就到了幽冥昏暗的境地,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发出无奈的叹息,进一步深化了悲痛的情感。

20. 夭寿不疑,念兹在兹。良畴昔时,临心愧负。愧负伊何,罪衅日深。

- 解析:“夭寿不疑”,虽然生死有命本是常理,但作者心中却始终难以释怀。“念兹在兹”表明对从弟早逝之事念念不忘。“良畴昔时,临心愧负”,想起往昔与从弟相处的美好时光,心中便充满愧疚。“愧负伊何,罪衅日深”,作者反问自己愧疚什么,觉得自己的过错罪孽日益深重,这里的“罪衅”并非真正的罪过,而是因从弟早逝,作者内心产生的一种极度自责与悲痛的情感表达。

21. 吾实不天,丧尔太早。谁谓不痛,早世即冥。

- 解析:“吾实不天,丧尔太早”,作者自责自己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让从弟过早地离世,充满了无奈与悲痛。“谁谓不痛,早世即冥”,再次强调从弟早逝带来的巨大痛苦,表达出对从弟离世的痛心疾首,将内心的悲痛推向高潮。

22. 日侧舟随,归魂于家。箪瓢虚陈,肴觞谁设!

- 解析:“日侧舟随,归魂于家”描绘了太阳西斜,船儿相随,从弟的灵魂回到家中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箪瓢虚陈,肴觞谁设!”看到瓢盆空空地摆放着,作者不禁发问,曾经为从弟准备的酒食如今又为谁而设呢?通过对家中场景的描写,以物是人非的景象,强烈地抒发了对从弟的思念与悲痛之情。

23. 宿草既没,乔木参云。极听无闻,极视无盼。悒悒其怀,如何可言!

- 解析:“宿草既没,乔木参云”,墓地上的宿草已经埋没,墓旁的乔木高耸入云,说明从弟离世已有一段时间,然而作者对他的思念并未减少。“极听无闻,极视无盼”,作者极力倾听,却听不到从弟的声音;极目远望,也看不到从弟的身影,内心充满失落。“悒悒其怀,如何可言!”作者心中忧郁愁闷,这种悲痛难以用言语表达,将对从弟的深切思念和无法言说的悲痛推向极致。

24. 千念万恨,惟觉悲摧。纸短情长,笔落神伤。临文涕零,庶几来飨。呜呼哀哉!

- 解析:“千念万恨,惟觉悲摧”,作者心中充满了无数的思念与遗恨,只觉得悲痛万分,再次强调悲痛的程度。“纸短情长,笔落神伤”,说明纸张篇幅有限,难以尽述对从弟的深厚情谊,每落下一笔都饱含着悲伤。“临文涕零,庶几来飨”,在写这篇祭文时泪水纷纷落下,希望从弟或许能来享用祭品。最后“呜呼哀哉!”这一悲叹,再次表达出对从弟的沉痛悼念,为全文画上悲痛的句号。

……

句译:

1. 岁在辛亥,月惟仲秋,旬有九日,从弟敬远,卜辰云窆,永宁后土。

辛亥年,时处仲秋(八月),十九日这一天,我的从弟敬远,选定吉时下葬,永远安息于大地。

2. 感平生之游处,悲一往之不返,情恻恻以摧心,泪愍愍而盈眼。乃以园果时醪,祖其将行。呜呼哀哉!

有感于我们一生的交游相处,悲痛你此去一去不返,心中悲痛如被撕裂,泪水满眶。于是用园中的水果和应时的酒浆,为你即将远行(指离世)饯行。唉,悲痛啊!

3. 於铄吾弟,有操有概。孝发幼龄,友自天爱。

啊,我那美好的从弟,有高尚的节操和气概。从幼年起便展现出孝顺,对朋友的友爱出自天然情感。

4. 少思寡欲,靡执靡介。后己先人,临财思惠。

清心寡欲,既不固执己见,也不拘泥小节。总是把自己放在后面,把别人放在前面,面对财物常想着施惠于人。

5. 心遗得失,情不依世。其色能温,其言则厉。

心中不把得失当回事,情感不依附世俗。他神色温和,言语却刚正严正。

6. 乐胜朋高,好是文艺。遥遥帝乡,爰感奇心。

乐于与胜过自己的朋友交往,爱好文学艺术。那遥远的仙境,引发他奇妙的向往之心。

7. 绝粒委务,考盘山阴。淙淙悬溜,暧暧荒林。

放弃世俗事务,辟谷隐居在山北。那里有潺潺的瀑布,隐约的荒林。

8. 晨采上药,夕闲素琴。曰仁者寿,窃独信之。如何斯言,徒能见欺!

清晨去采摘上药(珍贵草药),傍晚悠闲弹奏素琴。都说仁德的人长寿,我一直深信这话。可为何这样的话,竟然只是欺骗我的空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诗词一万首》,方便以后阅读诗词一万首第80章 陶渊明《祭从弟敬远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诗词一万首第80章 陶渊明《祭从弟敬远文》并对诗词一万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