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解析:“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是千古名句。“云无心以出岫”,云朵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间飘出,“无心”二字赋予云以自在闲适的姿态,象征着作者对自由随性生活的向往。“鸟倦飞而知还”,鸟儿飞倦了知道回巢,比喻作者历经官场奔波后,对家园和宁静生活的回归。这两句借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本真生活的追求和对官场的厌倦。“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日光渐渐暗淡,太阳即将落山,作者抚摸着孤松徘徊流连。孤松象征着作者的高洁品格和坚守的精神,在夕阳余晖中抚摸孤松,体现出作者对自我品格的坚守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眷恋。
10.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 解析:再次呼喊“归去来兮”,强化回归田园的主题。“请息交以绝游”表明作者决心与世俗断绝交游,远离尘世的纷扰。“世与我而相违”直接点明他与世俗社会的价值观相背离,无法融入其中。“复驾言兮焉求?”以反问的形式,进一步强调既然世事与自己的志趣相悖,又何必再去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呢?这几句表明了作者与官场、世俗彻底决裂的态度。
11.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 解析:“悦亲戚之情话”,作者以与亲戚间的知心交谈为喜悦之事,体现出亲情在他田园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真挚的情感交流让他感受到温暖。“乐琴书以消忧”,通过弹琴读书来消除忧愁,展现出他高雅的生活情趣,以及在田园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方式。“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农民告知春天到了,西边的田地要开始耕种了,将笔触转向田园的农事活动,为田园生活增添了质朴的气息,表明作者积极融入田园生活,享受这种与自然、与劳动紧密相连的生活方式。
12.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解析:“或命巾车,或棹孤舟”,作者有时坐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出行。“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既探寻幽深曲折的山谷,又经过高低不平的山丘。这几句描绘了作者在田园中自由出行,尽情欣赏田园风光的情景,体现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在自然山水间获得心灵的愉悦与满足。
13.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 解析:“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树木生机勃勃地生长,泉水缓缓流淌,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田园春景图,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善万物之得时”,作者赞美万物顺应时节生长,体现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欣赏。“感吾生之行休”,由万物的蓬勃生长联想到自己的生命,感慨自己的一生行将告终。这里既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蕴含着对生命应顺应自然、珍惜当下的思考。
14.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解析:“已矣乎!”以强烈的感叹词开篇,表达出一种深沉的感慨。“寓形宇内复几时”,想到自己寄身于天地之间还能有多少时间,体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曷不委心任去留?”反问自己为什么不随着自己的心意决定留下还是离开,倡导顺应内心,不要被外界过多束缚。“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进一步质问自己为什么还要惶惶不安,想要到哪里去呢?这几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强调要顺应自然、顺从本心生活。
15.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 解析:“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明确表明作者的志向,追求富贵并非他的心愿,而神仙居住的仙境也难以企求。“怀良辰以孤往”,珍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出游,享受自然与自由。“或植杖而耘耔”,有时放下手杖去田里除草培苗,描绘出作者参与农事劳动的场景,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投入与热爱,同时也体现出他在质朴的田园劳作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16.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解析:“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傍着清澈的溪流吟诗赋词,描绘出作者在田园中自由畅快的生活场景,体现出他超脱的心境和高雅的情趣。“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顺应自然的变化,直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又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这两句表达出作者顺应天命、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升华了全文的主题,展现出他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和对自由、本真生活的追求。
……
句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