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作品:诗词一万首|作者:咸鱼耀祖|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0 08:10:04|字数:14558字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赏析: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传世名篇,作于其辞官归田之初。彼时东晋末年,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社会动荡不安。陶渊明出身庶族,虽有济世之志,却在官场屡屡受挫,目睹官场黑暗,深感“大济苍生”理想难以实现,遂决然辞官。此辞不仅是他人生转折的记录,更是其对自由、本真生活的深情呼唤。

一、立意与主题

1. 回归本真,挣脱羁绊:核心立意在于挣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重拾生命本真。“田园将芜胡不归”一声疾呼,凸显对回归的迫切。“心为形役”深刻剖析在官场中身心背离的痛苦,表明对以往仕途的反思与否定。通过回归田园,陶渊明试图摆脱世俗功名利禄枷锁,找回真实自我,展现对自由生活的执着追求。

2. 热爱自然,感悟生命:借描绘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独特感悟。田园中家人的迎接、松菊的坚守、云鸟的自在,都让他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真谛。“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在对自然万物蓬勃生机的欣羡中,体悟到生命的短暂与有限,进而思考如何在有限生命里实现本真自我,传达出珍惜生命、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

3. 坚守自我,淡泊名利:传达出坚守自我、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表明与世俗官场的格格不入,拒绝随波逐流。他放弃官场荣华,选择田园的质朴宁静,以“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表明不慕富贵、不羡仙境的志向,坚守内心的纯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二、结构与脉络

1. 开篇决意,奠定基调:以“归去来兮”开篇,如激昂号角,奠定急切回归的基调。“田园将芜胡不归”“奚惆怅而独悲”等句,在对归乡的追问与对过往痛苦的反思中,表明辞官决心,为全文展开蓄势。

2. 途中归乡,欣喜满怀:叙述归途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轻快,归乡后家人欢迎、酒满樽等场景,细腻描绘归乡的喜悦。“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从饮酒、观景到徘徊孤松,层层递进,展现田园生活的闲适惬意,抒发对田园的热爱。

3. 息交绝游,安于田园:发出“请息交以绝游”的宣告,表明与世俗隔绝的决心。接着描述与亲戚交谈、读书弹琴、参与农事等田园日常,“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借景抒情,展现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表达对这种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4. 感悟抒怀,豁达超脱:以“已矣乎”感慨生命短暂,提出“委心任去留”的生活态度。“怀良辰以孤往……临清流而赋诗”描绘顺应自然、享受生活的场景,“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直抒胸臆,表达顺应天命、豁达超脱的心境,升华主题。

三、语言与修辞

1. 质朴自然,清新流畅:语言质朴无华,贴近生活,如“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农人告余以春及”,用简洁文字勾勒温馨质朴画面,毫无雕琢痕迹。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以轻快节奏传达归乡的愉悦。

2.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巧妙借景抒情,将情感融入自然描写。“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以云的无心出岫、鸟的倦飞知还,象征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情景交融,营造深远意境,使情感表达含蓄而深刻。

3. 巧用设问,增强情感:多处运用设问,如“田园将芜胡不归”“奚惆怅而独悲”“复驾言兮焉求”,引发思考,增强情感表达,使作者对回归的渴望、对过往的反思、对世俗的决绝等情感更强烈地传达给读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诗词一万首》,方便以后阅读诗词一万首第74章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诗词一万首第74章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对诗词一万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