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九》

作品:诗词一万首|作者:咸鱼耀祖|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0 08:06:43|字数:5712字

至人远鉴,归之自然

- 字词解析:

- “至人”:源自道家思想,是指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这类人超越了世俗的偏见和欲望,具有超凡的智慧和精神境界。

- “远鉴”:“远”表示深远、高远,“鉴”意为洞察、见识。形容至人拥有深邃的洞察力,能够看透事物的表象,把握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 “归之自然”:“归”即回归,“自然”在这里指道家所倡导的自然之道,它代表着一种不加雕琢、顺应本性的状态。意味着至人在认清世界的本质后,选择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以自然的法则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 内涵解读:这一句将至人与流俗之人进行鲜明对比。至人凭借其卓越的智慧,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诱惑,能够以超脱的视角看待世间万物。他们深知自然之道的伟大和包容,明白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内心的宁静。这种回归并非简单地回到自然环境中生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即顺应自然规律,摒弃人为的造作和虚假,以一种纯真、质朴的方式生活,达到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万物为一,四海同宅

- 字词解析:

- “万物为一”:“万物”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为一”强调万物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没有绝对差别的。这体现了一种哲学层面的认知,即从更高的维度来看,世间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都具有内在的联系和共性。

- “四海同宅”:“四海”代指整个天下,“同宅”表示如同居住在同一个居所。寓意着整个世界如同一个大家庭,所有的事物都共同生活在这个广袤的空间里。

- 内涵解读:“万物为一,四海同宅”表达了嵇康宏大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万物为一”突破了人们对事物表面差异的认知局限,强调了万物的本质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暗示着世间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没有绝对孤立的存在。“四海同宅”则进一步将这种观念拓展到整个世界,倡导人们摒弃狭隘的地域观念、种族观念和个体私欲,以一种包容、和谐的态度看待世界。在这个“同宅”中,所有的生命和事物都应该平等相处、和谐共生,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反映了嵇康对理想世界秩序的思考,体现了他追求精神自由、超越世俗纷争,实现万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

句译:

流俗难悟,逐物不还

译:世俗之人难以领悟(人生真谛),他们一味追逐外物,深陷其中而无法回归本真。

至人远鉴,归之自然

译:道德修养极高的至人具有深远的洞察力,他们最终归依于自然。

万物为一,四海同宅

译:世间万物本质上是一体的,整个天下就是共同的居所。

……

全译:

世俗众人难以领悟真谛,痴迷追逐外物,迷失不知返途。

至德之人目光深邃高远,洞悉一切后,归心于自然质朴。

世间万物本就浑然一体,四海之内,皆为共同的归宿。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诗词一万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诗词一万首》,方便以后阅读诗词一万首第55章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诗词一万首第55章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九》并对诗词一万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