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多谢老将军。”
“呵呵,长孙言重。”
“好,那传令下去,进入埋伏区域。”
“遵命,长孙!”
两万人马,一瞬间就全部埋伏到了这片居延海区域内。
若敌人确实还没有过去。
那么必然要经过这里。
朱瞻基他们是奔袭而来的,敌人何尝又不是长途作战?
朱瞻基他们先到,反而还可以提前修整一番,
给马匹喘喘气,给人也喘喘气。
居延海中央是一片很大的绿洲。
这里水草丛生。
四周也都是粗壮的灌木和杂草。
甚至周围,还有不少的胡杨林。
两万人的明军部队,一进入到黑暗躲藏起来,真是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人不发出声音还能理解。
连马匹都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原来这些战马,它们都被喂食了一种可以短暂使得马匹嗓子发不出声的草药。
它们的四肢马蹄,也都裹上了厚厚的粗布。
这些布还被沾染了水。
都被湿润过的。
这让马蹄踏在地上,发不出任何声音。
战马都被各自的主人拉在身旁,匍匐在自己的身边。
这些战马本就很具有灵性。
见主人安静,它们更安静。
都是经过血与火洗礼的战马。
能活下来,本身就需要天赋。
半个时辰。
派出去的斥候返回了。
“长孙,发现敌军了,距离咱们这里一个时辰不到,都是轻骑,直奔咱们这儿来了。”
“好!!!”朱瞻基大为兴奋,“传令全军,严阵以待,听令而行,违者斩!”
“遵命——!”
朱瞻基让几个副将都过来。
开始给他们详细分配作战任务。
朱瞻基是带了火器。
但只带了五十把布朗贝斯步枪。
就五十把燧发枪,任何一门大炮他都没带。
自然是大炮,不方便这样的奔袭作战!
佛朗机炮再轻,也是属于重型火炮。
伏击敌军,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
朱瞻基让这五十名火枪手,全部埋伏到山坡的后面去。
要他们不能第一时间就发起进攻。
而是让他们伺机而动,迂回伏击。
为了让他们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朱瞻基还给了他们分配了一千骑兵保护。
这千人骑兵,还都是带着一条条铁链的。
他们列队分开,前后左右的纵横一字拉开,
护着阵中的这五十名火枪手。
如果敌人骑兵反击。
他们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他们不只是要阻挡敌人的进攻,甚至还要掩护阵中的火枪手。
对于骑兵作战,朱瞻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正如历史上的那样,
明宣宗天生勇武,
自幼熟读兵书战法。
朱瞻基将骑兵跟火器部队合理地运用起来,使得他们之间可以巧妙地配合。
安排好这一支人马后。
朱瞻基又让几千人马,进入到另外一侧埋伏。
这几千人都是骑射的好手。
其中有不少是朵颜三卫和其他蒙古诸部征调来的壮年兵丁。
这群人骑射一流!
虽然还是比不上三千营骑兵的强悍程度。
但也不输给鞑靼的士兵!
这群骑射俱佳的士兵们,他们随身的包包里,不只是携带了干粮和水,还有一些特别的草药。
他们会将这一种混合了昆虫尸体,还有草药的油粑给涂抹到箭矢上。
这种特殊的箭矢在射出去的时候,一旦被火折子给引燃。
就会燃烧起炙热的火焰。
普通的箭矢就会化作火箭,射向敌军。
火攻永远是古代战争之中,最为降维打击的手段。
连骑兵这种机动部队,都在合理的运用。
至于最后剩下的人,
全部由朱瞻基带领,埋伏在了居延海四周的灌木丛内。
当一声人学的夜莺鸟叫声响起。
所有人,都进入到了既定位置。
连人带马,一片寂静。
朱瞻基缓缓地拔出了身旁战马一侧挂着的明长刀。
他双手紧紧地攥住了!
生怕下一秒会脱手。
他告诉自己要冷静。
同时浑身的血液无比亢奋!
他要证明自己!
——我皇长孙朱瞻基,不比五弟差!
生死一念间,
不畏死者生。
这一刻,朱瞻基大脑一片清明。
在此刻,他除了对自己监国弟弟的嫉妒外,
还生出了一些其他的心情。
也许正如皇爷爷说的那样!
自己还是瞻墡的大哥!
他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小弟且看好了,大哥的捷报将会送到京师,送到你的面前!你可得好好看看,大哥我是怎么在万里之遥大败敌军的!”
朱瞻基的眼神中透着激昂首的战意!
他太想建立功勋了。
太想,太想了……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