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转,朱瞻墡故作为难道:
“可孤功低德薄,手底下缺乏人才呀!而且本殿下眼前就有一桩影响大明未来,天下命运的大事,必须找一个值得信任的大学之士才能办妥!”
朱瞻墡这话一落地!
姚广孝就眼前一亮!
朱瞻墡很快捕捉到姚广孝眼中细微变化,当即面朝姚广孝拱手一拜,
“小子冒昧,请大师出山助我——!”
“这……?”
朱瞻墡的每一句话,听在姚广孝的耳里,都是令他要深思几许的!
说是振聋发聩也不为过!
这时,朱瞻墡接过丁白缨端来的一碟水果。
也不着急姚广孝的回答。
因为他深知,姚广孝这样的人,比谁都想要成就出青史留名的伟业,不然也不会鼓动朱棣造反。
“白缨,取种子来。”
“好的,公子。”
丁白缨将两小袋种子交到朱瞻墡的手中。
朱瞻墡就将它们放到面前的桌上。
“殿下,这是?”
姚广孝看着桌上两小袋种子。
神情疑惑。
“大师,这就是我要你帮我助我的事,虽是一个小忙,但足够大师留神农之名于万世!”
“什么?!”
姚广孝满眼震惊!
留神农之名于万世?
那可是圣人啊!
姚广孝看着面前的两小袋种子,“监国殿下,这不就是普通的稻谷和小麦的种子吗?”
“大师细看。”
朱瞻墡道。
这时,一侧的客房,那一扇窗户悄悄往上抬了一些。
显然有人在暗中观察。
姚广孝定睛一瞧,再拿起来细细端详。
随后眼睛忽然瞪大!
咦~!
这种子颗粒不像是任何一种他所见过的种子。
这种子颗粒太饱满了!
甚至颗粒都有些太大了。
这真是中原之物?
姚广孝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从未见过这样的稻谷种子和小麦种子!
“监国殿下,这种子颗粒饱满到如此匪夷所思……真是见所未见,自古农桑典籍里也未曾记载过这样的种子!”
姚广孝说着,又凑近鼻子闻了一闻。
又尝了几颗。
更难掩震惊!
“怪!这稻米和小麦竟还是新鲜的,以此来播种,效果远胜陈年!”接着,姚广孝看向朱瞻墡,“不知道,殿下意欲何为,还请直说无妨。”
“呵呵,我要大师出山相助,就是想要你帮我种这些小麦种子和稻谷种子。”
“种地?”
姚广孝眉头一皱,殿下不是在开玩笑吧?
就叫自己种地?
这需要他姚广孝,堂堂黑衣宰相出山相助?
随便找个农民不就行了!
监国莫不是戏耍老衲?
屋内的朱棣也很疑惑。
随后也不禁暗自发笑。
让大和尚种地?
是大材小用了一点!
孙儿他也是有趣!
朱瞻墡见姚广孝要急了,赶紧道:
“大师别生气,你可知道我大明谷物一般亩产多少?”
“老衲这么多年深耕民间,也读了许多的农桑经典,殿下此等问题难不住我。”姚广孝手抚白须,“北方的麦子,一年一季,一亩好年月也就三石,否则就一石亦或是颗粒无收。”
“至于南方的水稻,稍微条件好一些,一年两个季度,好的时候每一亩四到五,最低也是一二石。”
对于地里面的事情,姚广孝很熟悉。
甚至研究得也很透。
姚广孝这样的回答,让朱瞻墡很满意。
这才是自己要找的人才!
“大师,这两袋种子,乃是一高人所赠,他已经见识过了,就单单其中的小麦种子,每一季都能亩产至少十六石……”
“啊——!!!……十六石……?”
朱瞻墡话还未说完。
姚广孝就惊得结巴起来。
哐当~!
一侧客房内又传来了茶杯掉在地上的声音。
朱瞻墡回头看了一眼那间客房,依然没有说什么。
姚广孝此刻可没有心情关注这些,
他直接打断了朱瞻墡的话道:
“殿下是在开老衲玩笑?”
姚广孝不信。
打死他,都不信的程度!
朱瞻墡见老和尚不信,也不急。
毕竟换做自己是古人那也不相信。
人很难相信超出自己认知的东西。
哪怕是信了,也只会觉得一定是神鬼之力。
朱瞻墡笑笑,接着指着另外一袋种子,也就是那一袋新型超级杂交水稻种子,说道:
“大师,这是水稻种子,可以做到一年两季里每一季至少十四石!”
“噗~!”
姚广孝一口茶当场喷了出来。
屋内的朱棣,也不淡定了!
手中的新茶杯差点又落到地上!
还好随行的侍卫眼疾手快接住了。
姚广孝看着朱瞻墡,好似在看一个疯子。
发疯了?
老朱家装疯是传统是吧?
跟你皇爷爷学的?
朱瞻墡无语,幸好自己躲得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