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心头一震,困扰多时的疑惑豁然开朗——难怪面对杨先生会生出亲切感,难怪体内血脉会如此躁动,原来这份一见如故,并非偶然,而是血脉深处早已注定的羁绊。他想起杨星羽临终前的嘱托,想起星斗帝国的预言,忽然明白,这北域之行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命运安排的指引。
白衣女子抱着琵琶,指尖无意识地拨动琴弦,琴音与杨先生的墨香交织,形成一种奇特的韵律,像《诗经》里的雅乐,古朴而温暖。她看着陈秋与杨先生相谈甚欢,眉宇间的戒备渐渐散去,露出释然的笑意——这藏经阁里的檀香与墨香,终究压过了铜臭与戾气,像寒冬里悄然绽放的梅,带着希望的暖意。
瑶瑶跑到杨先生身边,小心翼翼地摸着他的折扇,扇骨的温润让她想起茶楼里的暖炉:“先生,您也会像爷爷那样煮茶吗?”杨先生蹲下身,与她平视,眼神里的温和能溺出水来:“自然会,只是我煮的茶,要配着诗喝才够味。”他从袖中取出块墨锭,在空气中虚点几下,墨香凝聚成一行小字:“北域雪,煮茶温,遇知音”,悬浮在瑶瑶面前,像串流动的黑珍珠。
四、文气护阁,暖意融冰
清风子见杨先生与陈秋相谈甚欢,脸色变幻不定,想发作又不敢,只能硬着头皮道:“先生,这陈秋持有兵字秘印,与杨门古族预言相关,按规矩……”话未说完就被杨先生打断,折扇轻摇,文气如剑,直指他心口:“规矩?是谁定的规矩?是以利为先,还是以义为本?”
这一问带着千钧之力,清风子顿时面红耳赤,拂尘都掉在了地上,嗫嚅着说不出话来。聚宝阁掌柜见状不妙,悄悄使了个眼色,想让手下偷偷溜走,却被杨先生的文气拦住去路,那些流动的墨香像道无形的墙,将他们困在原地,算盘珠子乱响,却再也敲不出之前的嚣张。
“兵字秘印,首重‘护’字。”杨先生的目光扫过藏经阁,落在那些冻结的经卷上,文气如春风化雨,渐渐渗入冰面,将覆盖的冰层融化,露出下面泛黄的纸页,上面“仁爱”二字在墨香中微微发亮,“小友守护的,是血脉里的温暖;而这些人觊觎的,是私欲里的冰冷,孰对孰错,一目了然。”
他转向陈秋,折扇轻叩掌心,发出清脆的响声:“杨门古族的预言,说的不是独夫,而是能聚众人之力者。小友身边有琴音护持,有童心映证,又何必在意这些宵小之辈?”他的指尖在空气中虚画,文气凝聚成一道符文,融入陈秋心口的秘印,那里顿时传来一阵暖流,将寒铁毒的余悸驱散得干干净净。
陈秋看着杨先生温和的眉眼,听着他话语里的提点,忽然觉得一直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原来守护不必时刻剑拔弩张,那些藏在墨香里的道理,那些融在文气中的善意,同样能化作最坚固的屏障。他体内的血脉与文气共鸣,紫金色的雷光与墨色的文气交织,在藏经阁内织成一张奇妙的网,温柔而坚定。
瑶瑶指着香案后的墙壁,那里的砖块在文气与雷光的双重作用下,竟浮现出一行古老的篆字:“儒道辅,兵戈止”,字迹与杨先生扇面的笔锋隐隐相合,仿佛跨越时空的呼应。杨先生见状抚掌而笑:“果然如此,兵字秘印的真正力量,需文武相济,方得圆满。”
夕阳的余晖透过藏经阁的窗棂,在雪地上投下长长的光影,像杨先生折扇上舒展的竹。太虚观与聚宝阁的人在文气的压制下,早已没了之前的气焰,灰溜溜地退出了古刹,连掉落的拂尘和算盘都忘了捡。杨先生收起折扇,对陈秋笑道:“北域的雪虽冷,却冻不住文脉的暖意,小友若需相助,可持此扇往南域文院寻我。”
陈秋接过杨先生递来的折扇,扇柄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像握住了一缕春风。他看着杨先生的身影消失在古刹门口,青衫在风雪中若隐若现,竟带着种“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洒脱,只留下满阁的墨香,与檀香缠绕,久久不散。
瑶瑶凑到陈秋身边,闻着折扇上的墨香,笑得眉眼弯弯:“大哥哥,这位先生像春天一样呢。”白衣女子轻轻拨动琵琶,琴音里带着文气的清润,与雷光的温暖相融,在藏经阁内缓缓流淌。陈秋握紧手中的折扇,看着香案后墙壁上渐渐清晰的兵字秘印纹路,忽然明白,这场旅途遇到的每一份温暖,都是秘印力量的一部分——就像这檀香绕扇的午后,儒风拂面的瞬间,都在为守护的意义,写下最温柔的注脚。
喜欢觉醒!我重新来过,万界全麻了!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觉醒!我重新来过,万界全麻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