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孕分房静养
受孕之后应分房居住,保持安静修养,谨慎注意饮食滋味以让脾胃安稳,调节自身情绪,防止惊恐,谨慎安排日常生活,避开风寒。
【注释】女性受孕以后,夫妻应分房而居,安静地调养身体,因为担心房事会扰动相火,从而导致胎儿产生胎毒。要谨慎地避免食用过于繁杂或刺激性的食物,使脾胃能够协调和顺。这样一来,母体的气血就容易生成,胎儿也必然能顺利发育成形。在内心方面,要调节好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在外界环境上,要躲避风寒。日常起居要平稳顺遂,不要搬举重物、过度用力,也不要过于安逸而贪睡,更不要攀登高处、涉足险境。如此,母亲不会生病,胎儿也能平安。
定胎母子二法
安胎的方法有两种,必须详细区分是母亲患病还是胎儿患病。若是母亲患病导致胎动不安,只需治疗母亲的病症;若是胎儿的问题致使母亲生病,就要仔细审视胎儿致病的原因。
【注释】安胎的方法存在两种,对于母亲患病引发的状况和胎儿自身问题引发的状况,应当详细分辨后再进行治疗。大凡因为母亲身体患病从而使得胎儿出现胎动不安的情况,只需对母亲的病症进行医治,母亲身体恢复安康,胎儿自然也就安稳了;要是因为胎儿出现某些状况,进而引发母亲生病,此时就应当着重安胎,胎儿安稳后,母亲的病症自然就会痊愈。
胎前用药三禁
孕期调理以清热养血为主,同时兼顾调理脾胃、疏通气机。有三项禁忌,即忌发汗、攻下、利小便,具体要依据病症的虚实、寒热情况来判断。
【注释】朱丹溪说:孕期应当以清热养血作为主要原则,这是担心损伤阴血。调理脾胃能使脾胃功能强健,这样气血就容易生成;疏通气机能使气机顺畅,那么气血就能调和。通过调理脾胃、疏通气机,并兼顾清热养血,胎儿自然就会安稳。所谓三项禁忌,指的是发汗、攻下、利小便,这是因为过度发汗会导致阳气耗散、损伤正气,过度攻下会导致阴液流失、损伤血液,利小便会损伤津液。然而,还应当根据具体病症详细审视其表里、虚实、寒热情况,来实施治疗,用药不可过于峻猛。
安胎审宜调治
身形消瘦的孕妇不宜用过热的药物,体态丰腴的孕妇补气时要防止引发痰湿。黄芩和白术是安胎的关键药物,还可搭配其他药物灵活增减。火热旺盛时要加大黄芩用量,痰湿严重时要增加白术用量;血虚的孕妇用四物汤,气虚的孕妇用四君子汤;若胎儿不稳,加杜仲、续断、阿胶、艾叶;气盛的孕妇加紫苏、大腹皮、枳壳、砂仁、陈皮。
【注释】身形消瘦的人大多体内有火,若过度使用温热性质的药物,就容易损伤阴血。体态丰腴壮实的人大多体内多痰湿,若过度使用补气药物,恐怕会导致气机壅滞而引发痰湿。白术能够消除痰湿、健运脾胃,黄芩可以清热、滋养阴血,这两味药是安胎的重要药物。如果孕妇还有其他病症,就用别的药物辅助治疗。比如,有时减少白术用量增加黄芩用量,有时增加白术用量减少黄芩用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如果孕妇体内火热旺盛,就应当加倍使用黄芩来清除火热;如果痰湿旺盛,就应当增加白术用量来消除痰湿;如果孕妇血虚,就配合四物汤来补益血液;如果孕妇气虚,就配合四君子汤来补益气虚。若胎儿状态不稳定,再添加杜仲、续断、阿胶、艾叶来安胎。要是孕妇气盛导致胎儿位置偏高,就添加紫苏、大腹皮、枳壳、砂仁、陈皮来舒畅气机。
四物汤、四君子汤的具体药方都在首卷的汇方内容里。
嗣育门汇方
加味地黄丸
治疗女性月经不调,若不调则往往难以受孕,即便怀孕,也可能不够顺遂,适宜经常服用这个药方。
熟地(四两) 山萸肉 山药(各二两) 牡丹皮 白茯苓(各一两五钱) 泽泻 香附(各一两。童便浸三次)
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末,用炼蜜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七十丸,用白开水送服。
涤痰汤
治疗身形肥胖的女性,这类女性大多不易受孕,原因是身体内有脂膜堵塞了子宫,用此汤药送服后面的丸药。
当归(一两) 茯苓(四两) 川芎(七钱五分) 白芍药 白术(土炒) 半夏(制) 香附米 陈皮 甘草(各一两)
把上述药物分成十份,每份加三片生姜,用水煎煮,煎煮好后用来送服后续所提及的丸药。
涤痰丸
白术(二两,土炒) 半夏曲 川芎 香附米(各一两) 神曲(炒) 茯苓(各五钱) 橘红(四钱) 甘草(二钱)
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用粥糊制成丸剂。每次服用八十丸。如果患者体内有热,就添加黄连、枳实(各用一两)。
大补丸
治疗身形瘦弱的女性,这类女性多因血虚而难以受孕。适宜长期服用这个药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