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怎么有这么大的本事

作品:四合院:教秦姨开车,油门呼到底|作者:沈胖鱼|分类:都市|更新:2025-07-08 16:50:31|字数:7802字

因为即使苏烨现在把阿斯麦弄回来放在国内,也没有太大用处。

不是阿斯麦的技术不重要,而是国内的配套产业跟不上。

阿斯麦生产光刻机所需的各类零件,国内根本造不出来。

这就很尴尬了。

即便你拥有核心技术专利,但如果没有相应的零部件,哪怕少一个螺丝钉,也是不行的。

所以现在只能先等着。

等国内的基础打牢了,有能力往上冲的时候,再做打算。

不过,苏烨这些计划,大领导自然是不知道的。

他只听苏烨说了一句话,

心里就已经震惊又高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说得太对了!”

“没想到,今天真是让我太意外,竟然能遇到这么一个人才!”

“爱国同志,你们轧钢厂真是藏龙卧虎!”

大领导对着杨爱国感叹道,

毫不吝啬地夸赞。

说完之后,又转向苏烨说:

“苏烨同志,你这个理论确实不错,你说得对,人才是基础,这点我们早就意识到了!”

“但问题是,该从哪儿培养人才,我们到现在还没找到明确的方向。”

“依靠大学教育,虽然能培养出一批人才,但短期内效果不大!”

“真正有技术的专业人才,是需要长期积累经验才能慢慢培养出来的!”

“不是读几本书,上几年课就能培养出来的!”

“如果真像这样,咱们啯家人口这么多,人才的问题早就解决了!”

“在这方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培养人才,确实是个难题。

大学生确实是人才,也一直被啯家重视。

考上大学,不用交学费。

只需要自己承担一点伙食费就行。

啯家对他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但是,正如大领导说的那样,

光是读了几本书,在教室里上了几年课,毕业之后也不能立刻变成难得的人才。

还得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实践,才能慢慢成长为真正的高手。

“人才培养,当然是个长期的过程。”

“但也不是没有方法,我们可以办一些专门的职业学校,针对特定工种进行重点培训。”

“比如我们轧钢厂的五个主要工种——钳工、焊工、铆工、车工和电工,可以建一两所专门的学校,从各个工厂里挑选有潜力的人,集中起来,再请一些八级工,或者鹅那边的工程师来当老师,用三年时间,培养出一批真正优秀的人才。”

“这样的话,三年后他们出来,不仅技术过硬,还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以后即使在工作中走上研发的道路,也不是没可能。”

“还有一点,就是让现在的高级工去模仿学习!”

“鹅对我们的帮助,我们确实很感激,但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就是他们提供的设备和生产线,都是他们国内已经淘汰的。如果我们一直用这些设备和生产线,想要超越他们,就算再给我们五百年,也赶不上。既然这样,那就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所以,先把现在这些设备和生产线的基本原理搞明白,我们自己试着生产,然后在这些基础上,开始进行研发和突破。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

“我就不信,咱们国人的聪明才智会比 ** 子差!”

苏烨说完,脸上露出年轻人特有的那股劲头。

甚至把“鹅”也改成了 ** 子。

这话一出,大家都愣了一下。

接着都笑了起来。

对!

以前不就叫鹅 ** 子嘛!

他们的帮助是真的帮,但占便宜也是真的占。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想吃饭,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

大领导虽然没笑,但嘴角带着一丝笑意。

不过,苏烨这番话,让他陷入了沉思。

不是他不想办苏烨说的那种学校,只是代价太大。

学校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建起来的。

需要调动各种资源,牵涉的事情很多,而且这只是苏烨一个人的想法。

谁知道最后能不能真培养出一批有用的人?

如果失败了,三年的投入太高。

对现在啯家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苏烨同志,你的提议有一定的可行性。”

“不过,具体的细节,你这样,回去之后给我写一份报告,给你半个月……不,一个月的时间,写出一份可行的方案,交给我!”

“如果经过讨论认为可行,以后出了成绩,你就是首功!”

大领导最后看着苏烨说道。

他希望苏烨能拿出一份可行的报告。

不过,苏烨只是随口一提。

是根据后世的发展提出来的建议。

真要让他列出一份可行的操作计划,还真有点难。

但看大领导这么认真,要是现在拒绝,肯定会让他难堪。

没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反正回去先列个大纲就行。

至于具体细节,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处理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四合院:教秦姨开车,油门呼到底》,方便以后阅读四合院:教秦姨开车,油门呼到底第96章 怎么有这么大的本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四合院:教秦姨开车,油门呼到底第96章 怎么有这么大的本事并对四合院:教秦姨开车,油门呼到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