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等他开口,杜若深吸一口气,展颜笑道:“理应如此,否则怎需劳烦您亲自动手。
不过还有一事相求,请务必答应!”
张道长点头允诺,杜若低声恳求道:“若无法除去蛊虫,请一定不要手下留情。
太子殿下对我有知遇之恩,纵使我性命尽毁,也绝不能做出危害太子之事!”
他对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之事并不知情,也不了解其他隐情,但从钟离和杜夫人的言谈中,再结合那枚玉佩的出现,他已推测出有人要害自己。
如今听张道长提及脑中有蛊虫的可能,他担心自己是否会在蛊虫的影响下做出失控之举。
与楚稷相处已久,杜若早已视其为明主。
他知道大乾的未来全系于楚稷一人身上,即便自己身死,也绝不能对楚稷造成任何伤害。
张道长沉默片刻,随后笑道:“还未确定是否有蛊虫,即便有,也不一定在脑中,即便在脑中,我也定会让杜先生安然无恙!”
杜若闻言一笑,与张道长对视一眼,轻声说道:
"那就多谢张道长了!"
......
外面,
楚稷背着手站在院外,望着天边的晚霞,不禁轻笑起来:
"怪不得她们总说在家待腻了,这高楼高墙连落日都看不见,朝阳想必也是如此。
谁被关在这里久了,都会觉得自己像坐牢,只是这牢房稍微宽敞些罢了……"
他上一世虽不算宅男,但也懒得四处走动。
可这一世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在偌大的亲王府里却感到乏味无比……
果然,人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
正想着,关桥急匆匆赶来低声禀报:
"太子殿下,那两人不见了。
据底下人说,这两人一眨眼就消失了,不过大致方向是西边。"
楚稷先是一皱眉,随即失笑道:
"也是,那么多手段都没留住他们,能迅速脱身也算正常。
外面可有其他异常?"
"回王爷,门房说最后出来的是一位相貌出众的普通书生,直到那僧道离开前不久才走。"
楚稷刚要再问,就听见杜若一声惨叫从屋里传来。
楚稷来到这个世界已有十几年,早已把自己当作这里的人。
尽管一直靠前世记忆让自己进步神速,他对这个世界并无隔阂之感。
相反,这里的亲情和臣属之情始终牵绊着他。
得知幕后势力的消息后,他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即便退一步说,为了将来子嗣计,他也必须彻底铲除这些隐患!
养心殿内,
雍和帝点头说道:
"你处理得很妥当,若昨日你急匆匆入宫或派人送信,都会引人怀疑。
如今有了这条线索,加上锦衣卫与刑部前期的调查,能挖出更多他们的同党。"
太上皇也表示赞同。
“你说得不错,既然有了这条线索,就别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
即便暂时跟丢了也没关系,他们还会来找你的。
说不定下次还会给你‘更大的助力’呢!”
事情正如楚稷所料,那僧道二人离去后,身形异常诡秘,关桥的人根本追不上,很快就失去了踪迹。
连王府外的可疑人物也毫无头绪,线索就这样断了。
但楚稷并不慌张,他清楚对方必定会再次出现。
此时,他微笑着分析:“根据先前的线索,这些人一直在蛊惑世家、乡绅、官员以及贵族,通常是以度化子女出家或留些因果为手段。”
“如今已知的有贾家、林家、薛家及甄家都与他们有所接触。
贾家的贾瑞之死,林妹妹、宝妹妹和香菱小时候家中也都遇见过一僧一道。
虽然未必是这两人,但幕后主使肯定相同。
一旦他们再去贾家、林家、薛家,就会再度暴露身份,所以我不着急。”
雍和帝脸色阴沉地说道:“这一群阴险的小人,到现在还不安分。
这次让他们兴风作浪反而是好事,终于把他们引出来了。
稷儿,你要多加小心,若计划失败切勿冲动,我们有的是时间。”
雍和帝本就心情不佳,尽管有楚稷这样出色的儿子,其他几个儿子的表现却让他头疼。
如今唯一的希望就在楚稷身上,这些人竟还敢算计,怎能不让他愤怒?
以他和太上皇的智慧,怎会不知这些人接近楚稷的目的?
若楚稷遭遇不测,身为太子,势必引发巨大风波!
更何况十年前的京城血案仍记忆犹新,这些人的心狠手辣令人不寒而栗。
若是重蹈覆辙……
太上皇笑道:“皇帝不必过于担忧,既然他们已有动作,便好防备。
既然他们要用贾家的那块玉作为诱饵,不如顺水推舟助他们一把!”
雍和帝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略作思索便点头同意。
其实他对贾家并不看好,认为每况愈下。
若非楚稷看上了贾家的姑娘,他们怎会如此风光?
贾政这样的人,干什么都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