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二十九年(公元53年 癸丑年)
春天,二月丁巳日初一,发生了日食。
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 甲寅年)
春天,二月,刘秀到东边巡视。大臣们上奏说:“陛下即位三十年了,应该去泰山封禅。”刘秀下诏说:“我即位三十年,百姓心里满是怨气,‘我欺骗谁呢,难道欺骗上天吗!’‘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为什么要玷污那记载七十二代封禅的典籍呢!要是郡县派官吏远道而来给我祝寿,大肆夸赞一些虚假美好的事,我一定给他剃光头,罚他去屯田。”于是大臣们不敢再提封禅的事。
甲子日,刘秀到了鲁地和济南;闰二月癸丑日,回到宫中。
有彗星出现在紫宫星座区域。
夏天,四月戊子日,刘秀将左翊王刘焉改封为中山王。
五月,发生大水灾。
秋天,七月丁酉日,刘秀前往鲁地;冬天,十一月丁酉日,回到宫中。
胶东刚侯贾复去世。贾复跟随刘秀征战,从来没有战败过,多次和将领们一起突破重围、解救危急,身上受过十二处伤。刘秀因为贾复敢于深入敌阵,很少让他去远征,但很欣赏他的勇敢气节,常常让他跟随自己,所以贾复在独当一面建立功勋方面比较少。将领们每次讨论功劳,贾复从来都不说话,刘秀总是说:“贾君的功劳,我自己心里清楚。”
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 乙卯年)
夏天,五月,发生大水灾。
癸酉日是月底,发生了日食。
出现蝗灾。京兆掾第五伦负责长安市场事务,他公正廉洁,市场上没有欺诈舞弊的现象。每次读到诏书,他常常叹息说:“这是位圣明的君主啊,要是能见上一面,事情就一定能说清楚。”同僚们嘲笑他说:“你劝说州将都不能成功,怎么能打动皇帝呢!”第五伦说:“那是因为没遇到知己,大家理念不同罢了。”后来他被推举为孝廉,补任淮阳王医工长。
中元元年(公元56年 丙辰年)
春天,正月,淮阳王到京城朝见,第五伦跟着属官有了面见刘秀的机会。刘秀问他政事,第五伦趁机对答,刘秀非常高兴;第二天,又专门召他入宫,一直谈到傍晚。刘秀对第五伦说:“听说你当官的时候,打过岳父,又不肯留堂兄吃饭,有这回事吗?”第五伦回答说:“我娶过三次妻,妻子都没有父亲。我年少时遭遇饥荒战乱,实在不敢随便留别人吃饭。大家觉得我愚笨不懂事,所以才有这种传言。”刘秀大笑。任命第五伦为扶夷县长,他还没到任,又被改任为会稽太守;他处理政事清正,对百姓有恩惠,百姓都很爱戴他。
刘秀读《河图会昌符》,上面说:“汉朝刘姓第九代,会在泰山受命封禅。”刘秀被这句话触动,就下诏让虎贲中郎将梁松等人查考《河图》《洛书》中的谶文,说九世应当封禅的内容一共有三十六处。于是张纯等人再次上奏请求封禅,刘秀这才答应了。下诏让有关部门查找汉武帝元封年间封禅的旧例,按旧例应该用方石重叠,用玉检、金泥封固。刘秀觉得制作方石工程难度大,想沿用汉武帝时的旧封石,把玉牒放在里面。梁松据理力争,认为不可以,于是刘秀命令石匠选取完整的青石,不一定要五色石。丁卯日,刘秀到东边巡视。二月己卯日,到鲁地,又前往泰山。辛卯日清晨,举行燎祭,在泰山下的南方祭祀上天,众神都一同祭祀,所用的音乐和在南郊祭祀时一样。仪式结束后,到了吃饭的时候,刘秀乘坐辇车上山,中午过后,到达山上,更换衣服。傍晚时分,登上祭坛面朝北方,尚书令捧着玉牒和封检,刘秀用一寸二分的玉玺亲自封好,完毕后,太常命令两千多名骑士抬起祭坛上方的石头,尚书令把玉牒藏进去后,再把石头盖上,尚书令又用五寸的印玺封好石检。仪式结束,刘秀拜了两拜。大臣们高呼万岁,然后从原路下山。半夜过后,刘秀才到山下,百官到天亮才结束仪式。甲午日,在梁阴祭祀大地,以高后吕雉配享,山川众神一同祭祀,就像元始年间北郊祭祀的旧例一样。
三月戊辰日,司空张纯去世。
夏天,四月癸酉日,刘秀回到宫中;己卯日,大赦天下,更改年号。
刘秀前往长安;五月乙丑日,回到宫中。
六月辛卯日,刘秀任命太仆冯鲂为司空。
乙未日,司徒冯勤去世。
京城有醴泉涌出,又有赤草生长在水边,各郡国也频繁上报出现甘露。大臣们上奏说:“祥瑞之物不断降临,应该让太史编撰记录下来,流传后世。”刘秀没有采纳。他常常自谦说自己没有什么德行,每次郡国上报祥瑞,他总是贬低而不认可,所以史官很少有机会记录这些事。
秋天,有三个郡国发生蝗灾。
冬天,十月辛未日,刘秀任命司隶校尉东莱人李欣为司徒。
甲申日,刘秀派司空到高庙祭告,给薄太后尊号为高皇后,配享地神。把吕太后的神主牌位迁到园陵,四季进行祭祀。十一月甲子日是月底,发生了日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