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汉纪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

作品: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作者:读点经典|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3 20:04:23|字数:5708字

刘秀向赵熹询问长治久安的计策,赵熹请求让各位诸侯王前往自己的封国。冬天,刘秀开始送鲁王刘兴、齐王刘石前往封国。这一年,刘秀的舅舅寿张恭侯樊宏去世。樊宏为人谦和柔顺,敬畏谨慎,每次朝会,总是提前到达,伏地等待事务;他上奏对国家有利应办的事,都是亲手书写,写完后就销毁草稿;在朝堂上被皇帝询问,不敢当众回答。宗族的人受到他的感化,从来没有犯法的。刘秀非常敬重他。等到樊宏病重,留下遗言要薄葬,不使用任何陪葬品。他认为棺柩一旦埋葬,就不应该再被看到,如果棺木腐朽,会让孝子伤心,所以让自己和夫人同坟不同穴埋葬。刘秀赞赏他的遗言,把遗书给百官看,还说:“现在如果不顺从寿张侯的心意,就无法彰显他的品德;而且等我去世后,也想以他为榜样。”

评论

建武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刘秀政权在政治、外交、官员任免及丧葬理念等方面均有重要举措与发展,对东汉的稳定与发展影响深远。

政治制度与官员任免上,刘秀调整百官俸禄,对不同级别官员俸禄有增有减,以平衡财政与官员待遇。同时,更改三公名号,罢黜刘隆,任命赵熹为太尉、冯勤为司徒,这一系列人事变动与官职调整,体现了刘秀对政权机构的优化与完善,确保政府高效运行。

边疆与外交方面,刘秀对南匈奴的安置政策不断调整。先是助南匈奴建立王庭于五原西部塞附近,后因局势变化,让其迁至西河美稷,并提供诸多支持与护卫,南匈奴也协助汉朝戍边,双方形成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而对于北匈奴的和亲请求,刘秀在听取皇太子意见后拒绝,反映出东汉在处理南北匈奴关系时的谨慎权衡,既要维持与南匈奴的友好,又要警惕北匈奴的潜在威胁,避免引发南匈奴猜忌,影响边疆稳定。臧宫、马武建议趁机攻打北匈奴,刘秀则以当前国内情况及时机不成熟为由拒绝,坚持以民为本、休养生息的政策,体现其对国家整体局势的清晰判断与长远规划。

丧葬理念上,刘秀推崇薄葬,并以樊宏的薄葬遗言为范例,不仅体现出其自身节俭的理念,也意在为百官与后世树立榜样,倡导一种质朴、不奢靡的丧葬风气,这对社会风气的引导与国家资源的节约都具有积极意义。总体而言,这两年刘秀政权在巩固统治、处理民族关系、引导社会风气等方面持续努力,为东汉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方便以后阅读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第234章 汉纪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第234章 汉纪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并对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