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汉纪三十 王莽下

作品: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作者:读点经典|分类:其他|更新:2025-07-09 19:32:38|字数:6182字

王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丁丑年)

夏天六月,王莽在明堂重新给诸侯授予茅土。他亲自设置有纹理的石头平台,摆上青、赤、白、黑四色泥土,向泰山、国家社稷、后土神、先祖、先妣祭告后,再依次授予诸侯。王莽就喜欢说空话,羡慕古代的做法,封了很多人的爵位。但他本性吝啬,借口地理区域还没划定,所以暂且先只给诸侯茅草和泥土,用来安慰那些被封爵的人。

秋天八月,王莽亲自到南郊,铸造威斗。威斗是用五种矿石和铜混合铸造的,形状像北斗星,长二尺五寸,他想用这个来压制各路反军。威斗铸成后,让司命背着,王莽外出时,司命走在前面;王莽回宫时,司命就在御驾旁边。

王莽设置羲和命士,来监督五均和六筦政策的执行。每个郡有好几个人,都任用富商担任。这些人坐着驿车到处谋求私利,足迹遍布天下。他们还和郡县官员勾结作弊,账目大多造假,官府仓库实际上没有那么多财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这一年,王莽又下诏书重申六筦政策,对每一项筦制都制定了详细的条例和防范禁令,违反的人要判死罪。奸猾的官吏和刁民一起相互勾结、侵害百姓,老百姓都没法安心过日子。另外,王莽还下令对所有有奴婢的上公以下官员,按每个奴婢征收三千六百钱,这下天下百姓更加忧愁了。纳言冯常就六筦政策向王莽进谏,王莽大怒,免了冯常的官职。当时法令又繁琐又苛刻,老百姓动不动就触犯禁令,没办法安心耕种养蚕。徭役又繁重,再加上旱灾和蝗灾接连发生,很多案件也积压着得不到判决。官吏用苛刻残暴的手段树立权威,借着王莽颁布的禁令,侵害百姓。富人都没法保全自己的财产,穷人更是难以维持生计,于是大家纷纷起来当盗贼,凭借山川湖泽作为据点,官吏抓不住他们,还常常隐瞒不报,盗贼的势力就这样一天天扩大。临淮的瓜田仪等人凭借会稽的长州作为据点;琅邪的吕母聚集了几千人,杀了海曲县的县宰,跑到海上去当海盗,人数越来越多,达到了上万人。荆州发生饥荒,老百姓到荒野的湖泽里,挖野荸荠吃,为此还互相争夺。新市人王匡、王凤出来为大家公平处理争端,于是被众人推举为首领,手下有了几百人。这时候,南阳的马武、颍川的王常、成丹等一些逃亡在外的人,都来投奔他们。他们一起攻打偏远的村落,然后躲在绿林山里,几个月时间就发展到七八千人。还有南郡的张霸、江夏的羊牧等也和王匡一起起兵,手下都有上万人。王莽派使者去赦免这些盗贼,使者回来报告说:“盗贼一被赦免就又聚集起来,问他们原因,都说:‘法令禁令又繁琐又苛刻,我们什么都不敢做,辛苦劳作的所得,还不够缴纳贡税;就算闭门不出,也会因为邻居铸钱或者携带铜而受牵连,奸猾的官吏还趁机刁难我们。’老百姓实在太穷了,所以都起来当盗贼。”王莽听了大怒,把这个使者免了职。要是有使者顺着他的意思说“老百姓骄横狡猾,就该杀”,或者说“这只是一时的情况,盗贼很快就会被消灭”,王莽就很高兴,马上给这些使者升官。

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戊寅年)

春天正月初一,北军南门发生火灾。

王莽任命大司马司允费兴为荆州牧。费兴进宫拜见王莽,王莽问他到任后的施政方略,费兴回答说:“荆、扬两地的百姓,大多靠着山川湖泽,以捕鱼、采集为业。近年来国家推行六筦政策,对山林湖泽征税,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再加上连年大旱,老百姓又饥又穷,所以才当了盗贼。我到任后,打算明确告知盗贼,让他们回到家乡,借给他们犁、牛、种子和粮食,放宽租税,希望这样能让他们解散,安定下来。”王莽听了很生气,免了费兴的官职。

天下的官吏因为拿不到俸禄,都想尽办法谋取私利,郡尹、县宰家里都积累了千金财富。王莽于是下令清查从始建国二年匈奴侵扰中原以来,各路军吏以及边境地区大夫以上官员,凡是靠不正当手段增加财富致富的,没收他们家中五分之四的财产,用来缓解边境的紧急情况。公府的官员坐着驿车到各地,核查贪污情况,关卡的官吏告发将领,奴婢告发主人,王莽希望用这种办法来禁止奸邪行为,结果奸邪行为反而越来越严重。

王莽的孙子功崇公王宗,因为私自画自己穿着天子衣冠的画像,还刻了三枚印章,事情被发觉后,自杀了。王宗的姐姐王妨是卫将军王兴的夫人,因为诅咒婆婆,还杀了婢女灭口,和王兴都自杀了。

这一年,扬雄去世。当初,汉成帝在位的时候,扬雄担任郎官,在黄门供职,和王莽、刘秀是同事;汉哀帝初年,又和董贤在同一部门任职。后来王莽、董贤做了三公,权势比皇帝还大,他们推荐的人没有不被提拔的,可扬雄历经三代皇帝都没有升迁。等到王莽篡位后,扬雄因为资格老,才转任为大夫。扬雄对权势利益看得很淡,喜欢古代的文化和道理,希望通过文章在后世成名,于是写了《大玄》,用来综合阐述天、地、人之间的道理。他又看到诸子百家各用自己的智慧各走各的路,大多诋毁圣人,用一些荒诞离奇、诡辩的言辞来扰乱世事,虽然能言善辩,但最终破坏了大的道理,还迷惑了众人,让人们沉溺在自己听到的东西里,却不知道自己错了。所以时常有人向扬雄请教问题,扬雄就用《法言》来回答,表达自己的观点。扬雄一心专注于学问,不追求外在的名利,当时的人都不重视他。只有刘秀和范逡敬重他,桓谭认为他的学问无与伦比,巨鹿的侯芭还拜他为师。大司空王邑、纳言严尤听说扬雄去世了,就问桓谭:“你常常称赞扬雄的书,这些书真能流传到后世吗?”桓谭说:“肯定能流传,只是您和我看不到那一天了。一般人都是轻视眼前的,看重久远的,亲眼看到扬雄的俸禄、地位和容貌没什么出众的,所以就轻视他的书。从前老子写了两篇讲虚无道理的文章,轻视仁义,反对礼学,可喜欢他的人还认为他的学说超过了《五经》,从汉文帝、汉景帝到司马迁都有这样的说法。现在扬雄的书文义非常深刻,而且观点不违背圣人,肯定会超越诸子百家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方便以后阅读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第194章 汉纪三十 王莽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第194章 汉纪三十 王莽下并对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