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汉纪二十八 孝平皇帝下

作品: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作者:读点经典|分类:其他|更新:2025-07-08 07:27:58|字数:7160字

王莽因为皇后有子孙的祥瑞之兆,就开通子午道,从杜陵直接穿过南山,直达汉中。

泉陵侯刘庆上书说:“周成王年幼,被称为孺子,周公代理国政。现在皇帝还年轻,应该让安汉公像周公一样,代行天子之事。”大臣们都说:“应该按照刘庆说的办。”

这时汉平帝年龄渐渐长大,因为卫后的缘故,心里怨恨不高兴。冬天十二月,王莽趁着腊日进献椒酒,在酒里下了毒。皇帝生病,王莽写了策文,到泰畤向天神祈求,愿意用自己的身体代替皇帝,把策文藏在金属封缄的匣子里,放在前殿,告诫大臣们不要说出去。丙午日,皇帝在未央宫驾崩。朝廷大赦天下。王莽下令让天下俸禄六百石以上的官吏都要为皇帝服丧三年。上奏尊孝成庙为统宗;孝平庙为元宗。给孝平帝入殓,戴上成年的帽子,葬在康陵。

班固评论说:孝平帝时期,政令都由王莽发出,他褒奖所谓的善事,彰显自己的功劳,来抬高自己的地位。看他的文辞,仿佛四方蛮夷,没有不归顺的,吉祥的征兆、美好的应验,歌颂之声四起;但等到上天出现灾异变化,下面百姓心生怨恨时,王莽也无法粉饰太平了。

任命长乐少府平晏为大司徒。

太后和大臣们商议立皇位继承人。当时汉元帝这一脉已经断绝,汉宣帝的曾孙中有五个王,四十八个列侯。王莽嫌他们年龄大,说:“兄弟之间不能互相作为后嗣。”于是把汉宣帝的玄孙都征召来,从中挑选立嗣之人。

这个月,前辉光谢嚣上奏说武功县长孟通疏浚水井时得到一块白石,上面圆下面方,有红色的字写在石头上,内容是:“告知安汉公王莽应为皇帝。”所谓的符命,就从这时开始出现了。

王莽让大臣们把这件事告诉太后,太后说:“这是欺骗天下人,不能这么做!”太保王舜对太后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没有办法了。阻止也阻止不了。而且王莽不敢有别的想法,只是想称摄来加重自己的权力,镇服天下罢了。”太后心里不认可,但又无力制止,只好答应。王舜等人就一起让太后下诏书说:“孝平皇帝短命驾崩,已经让有关部门征召孝宣皇帝的玄孙二十三人,挑选合适的,来继承孝平皇帝的皇位。玄孙们还在襁褓之中,如果没有品德高尚的君子,谁能安定国家呢!安汉公王莽,辅佐朝政三代,和周公虽处不同时代但功绩相符。现在前辉光谢嚣、武功县长孟通上报丹石的符命,我深思其中的意思,说‘为皇帝’,应该是代行皇帝的事务。命令安汉公代理国政,登上皇位,就像周公当时那样,详细制定礼仪上奏。”于是大臣们上奏说:“太后圣德昭着,深刻洞察天意,下诏让安汉公代理国政。我们请求安汉公登上皇位,穿戴天子的服饰和冠冕,背靠着画有斧纹的屏风,站在门窗之间,面向南方接受大臣朝拜,处理政事;车驾出行要清道戒严,臣民要自称臣妾,都按照天子的制度。在郊外祭祀天地,在明堂祭祀祖先,在宗庙祭祀祖宗,祭祀各种神灵,司仪要称‘假皇帝’,臣民称他为‘摄皇帝’,他自己称‘予’。裁决朝廷事务,通常以皇帝的诏令称‘制’。这样来顺应皇天的心意,辅佐汉室,保护孝平皇帝年幼的后嗣,完成托付的重任,兴盛太平的教化。安汉公朝见太皇太后、皇帝皇后时,都要恢复臣子的礼节。在他自己的封国、采邑内施行政教,按照诸侯的礼仪旧例。”太后下诏说:“可以。”

评论

元始五年,王莽彻底撕下伪装,西汉王朝在他的肆意操弄下摇摇欲坠,行将覆灭。从祭祀、封赏到各种制度的变更,王莽打着恢复古制、彰显功绩的旗号,实则是在一步步巩固自己的权势,为篡汉称帝做全方位准备。通过假造祥瑞、歌谣,操纵舆论,蒙蔽太后与群臣,使得自己的声望与权力不断攀升,最终获赐九锡,离皇帝之位仅一步之遥。他对傅太后、丁姬陵墓的处置,尽显其狠辣与专断,打压异己毫不留情。面对平帝的逐渐长大与不满,王莽竟狠下杀手,毒死皇帝,其狼子野心暴露无遗。而所谓的符命出现,更是他为自己篡权制造的“天意”借口。太后虽有疑虑,却无力阻止,群臣大多阿谀奉承,西汉朝廷已完全沦为王莽的掌中玩物。这一年发生的种种,标志着西汉王朝名存实亡,王莽篡汉的大戏已进入高潮,只待最后一幕落下,西汉数百年的基业即将毁于一旦,天下苍生也将陷入新的动荡与苦难之中。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方便以后阅读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第182章 汉纪二十八 孝平皇帝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第182章 汉纪二十八 孝平皇帝下并对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