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宗后山寒潭底,神道一赤足站在玄冰裂隙间。自斩修为后封存的命核境力量如困兽般在血脉里横冲直撞,他却刻意收敛灵气,仅凭凡人之躯对抗潭底万年不化的阴寒。太素经八极章的符文在识海燃烧,将躯干划分为“极刚、极柔、极重、极轻、极热、极寒、极韧、极锐”八个淬炼方向——这是比寻常锻体术更极端的修炼体系,每一道淬炼都要求肉身触及法则极限。
“躯干为炉,纳百川而化混沌。”他低声默念经文,掌心按在冰壁上。荒典之力如暗流般渗透进细胞,将太素符文转化为可感知的法则轮廓。当指尖触到冰壁的刹那,玄冰表面突然浮现出蛛网般的金色纹路,那是荒典与太素经在极端环境下的共鸣。
寒潭之水倒灌进裂隙的瞬间,神道一的脊椎骨发出爆豆般的脆响。八极章首重“极寒锻躯”,要求躯干在绝对低温中凝练出抗御万法的混沌之息。他能清晰感觉到每一寸肌肉都在冻结、崩裂,又被荒典之力强行重组,金鳞纹路顺着断裂的肌纤维蔓延,如同给躯干镀上一层流动的金属膜。
“不够。”他突然一拳轰向冰壁,凡人体魄的力量竟在玄冰上砸出半掌深的凹痕。寒潭之水顺着伤口涌入血管,在心脏处炸开千万点冰晶,却见他瞳孔骤缩,反而运转荒典将冰元素压缩成液态星核,嵌入胸腔的骨骼缝隙。这是太素经与荒典的第一次主动融合——用极端环境倒逼肉身进化,将外界法则转化为自身根基。
三日后,当苏妄尘再度来到寒潭时,发现潭面的冰层竟厚了三尺,而冰下隐约可见一道金色人影。她的剑穗星芒突然指向潭心,那里传来的气息微弱如凡人,却让她的剑意产生本能的颤栗。“他在练苍梧宗禁术?”指尖抚过剑柄,却想起神道一握剑时的手势,那分明是星轨殿失传已久的“破冰三式”。
潭底,神道一睁开眼,眸中倒映着冰层上方的剑穗星芒。八极章的修炼让他的感知力开始复苏,却非修士的灵识,而是更纯粹的肉体直觉——能“看”见水流中每一粒冰晶的震动频率,“听”见百里外山风拂过剑穗的细微声响。这种感觉让他想起地球时在特种部队训练的日子,却比那时敏锐万倍。
“极寒境成。”他抬手凝视掌心,皮肤下的金鳞纹路已连成网状,在黑暗中发出微光。当他攥紧拳头时,寒潭之水竟在掌心跳动成冰珠,这是躯干初步掌握“极寒”法则的征兆。但他清楚,八极章的每一道淬炼都需达到“极致”,而现在不过是叩开了第一扇门。
苍梧宗地界边缘的焚火山,岩浆在火山口沸腾翻涌。神道一赤身站在火山边缘,任由滚烫的气浪灼烧皮肤。太素经符文在胸口浮现,将“极热”法则的烙印打入躯干。与寒潭的阴寒不同,极热淬炼要求肉身承受恒星表面般的高温,在焚烧中重塑细胞结构。
“啊——”当第一滴岩浆溅在肩头时,他终于发出压抑的闷吼。金鳞纹路在接触岩浆的瞬间剧烈收缩,却见他强行运转荒典,将火焰能量导入丹田未成型的鼎炉。岩浆顺着伤口渗入体内,在经脉中形成火河,所过之处骨骼发出熔化般的“滋滋”声,却又在荒典之力下迅速结晶。
这种痛苦远超自斩修为时的体验。神道一清楚,从前用荒典强冲境界时,混沌气能缓冲法则冲击,如今却要以凡躯硬扛极端力量,每一道伤痕都是在为鼎炉地基刻下法则印记。当第二波岩浆浪涌袭来时,他主动迎上前去,任由沸腾的熔岩包裹躯干,只留头部露出火海。
“骨骼强度提升37%。”他在剧痛中保持着精准的感知,这是太素经锻体篇特有的“数据化”能力,能清晰量化肉身的每一分变化。随着熔岩不断冲刷,他发现肋骨表面竟浮现出细密的鳞片状凸起,那是荒典锻体与太素经法则融合的产物,让骨骼在极热环境中兼具韧性与硬度。
三昼夜后,当火山喷发平息,神道一从熔岩池中走出。体表的皮肤已完全蜕去,新生的肌肤泛着金属般的光泽,每一道肌肉线条都如刀刻般分明,肋骨处的鳞甲在月光下微微开合,竟能自主吸收空气中的火元素。他抬手轻挥,面前十丈内的空气突然扭曲——这是躯干初步掌握“极热”法则后,对空间产生的细微影响。
苍梧宗演武场的重力室,神道一穿着百斤重的玄铁铠甲,在百倍重力下挥剑。这是八极章“极重”淬炼的一部分,要求躯干在极限重力中锤炼经脉,使气血运行突破凡人桎梏。每一次挥剑,他都能听见经脉撕裂的声响,却见金鳞纹路如活物般游走,将断裂的经脉重新编织成网状结构。
“开源境的核心,是让肉身成为能承载万法的容器。”他默念无始残魂的警示,忽然撤去铠甲,赤身在千倍重力下深蹲。地面的青石板瞬间龟裂,他的脊柱如弯弓般下陷,却强行运转荒典,将重力法则压缩进每一寸肌肉。这种修炼方式近乎自残,却让他清晰感觉到,丹田处的鼎炉地基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夯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