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阁上的小孩突然哭起来,穆桂英的纸枪掉在地上。抬阁队长慌忙捡起,发现枪口果然朝了西北方向。“快调回来!” 陈永年喊着,“得对着供销社,那儿挂着‘发展生产’标语!” 高小林看着手忙脚乱的队伍,突然觉得这社火巡游不是表演,而是场巨大的审批仪式,每个动作、每笔颜色、每声声响都被公章钉死在流程里。凉糕的甜味还在舌尖,酸梅汤的凉气却顺着喉咙往下沉,像吞了块带审批章的冰。
此时广播响起:“请高科长前往灯谜区,审核‘政治灯谜’,要求谜面必须与《审批流程规范》挂钩,谜底含‘公章’‘同意’等词。” 李主任和陈永年立刻抱着表格跟上来,纸页在暮色中泛着油光,像极了审批机里卡着的旧文件。远处的龙灯又开始游动,龙珠里的蜡烛火苗晃着菌膜,把 “国泰民安” 的条幅照得忽明忽暗,“泰” 字多出来的两点在风中颤动,像两个多余的审批章,盖在荒诞的夜幕上。
糖油果子摊的摊主还在炸着公章形状的果子,油锅里的铁环模具映着火光,把 “合格” 的印章压进每个果子里。高小林摸了摸袖口的酱豆腐印,又看了看裤脚的糖渣,突然觉得这些污渍才是真正的勋章,比任何审批章都鲜活。抬阁上的小孩终于不哭了,手里的纸枪对准了东南方的供销社,而他胃里的茅台酒还在翻涌,混着凉糕的甜和酸梅汤的涩,像碗没盖审批章的大杂烩,在荒诞的肠胃里慢慢发酵。
喜欢有关部门机关轶事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有关部门机关轶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