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月光爬上公社食品站的招牌,老王又腌好了新的辣肥。他知道,明天还要带着这坛裹满辣椒的肥膘去审批科,填十页表,盖七个章,听陈永年唠叨 "辣椒碎必须过筛,颗粒大小要统一"。但看着审批科窗户透出的灯光,他突然觉得,这荒诞的流程倒像辣肥的熏制过程 —— 层层加码的手续,就像反复揉搓的盐和辣椒,最终让这口肥膘有了别处没有的味道,连副局长都被辣得直冒汗,却还夸 "够劲儿"。
次日清晨,审批科的门被敲响,老王扛着新熏的辣肥来了,胸前别着张皱巴巴的《生猪思想改造记录》,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该猪熟读老三篇,油脂含革命辣素",末尾还盖着食品站的红戳子。高小林看着他围裙上的公社红五星,突然觉得,这坛 80 年代的辣肥,就像机关大院的荒诞日常 —— 辣得人皱眉,却又让人忍不住回味,毕竟在这层层审批的齿轮里,这点带着烟火气的荒诞,才是最实在的润滑剂。
副局长揉着发辣的舌头走进来,看着老王扛来的肥膘,忍不住又咽了口唾沫。他终于明白,这 "82 年的辣肥" 不是什么洋酒,而是实实在在的川渝味道,就像这机关大院的审批,虽荒诞却带着烟火气,让人哭笑不得,却又莫名亲切。他笑着对高小林说:"高科长,你们这辣肥,比我喝过的任何红酒都难忘,回头给我也来两斤,我捎回南方给老战友尝尝!" 高小林哈哈大笑,心想这副局长倒是个爽快人,只是不知道,当他的老战友尝到这辣肥时,会不会也被辣得眼泪汪汪,却又舍不得放下筷子。
喜欢有关部门机关轶事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有关部门机关轶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