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虚拟现实装置

作品: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作者:一天一万|分类:都市|更新:2025-07-06 02:15:37|字数:9064字

这五年里,

金星,火星,小行星带,基本就承担着资源星,或者说人联下资源开采区的职责,

从金星,火星,小行星带开采回的大量资源,原料矿产,物质,

运回地球和月面之后,

一部分被用作了地月系统中,人类社会日常运转的需要,人类文明各领域研究的消耗,

一部分用作了地面各城市,以及月面各城市智能工业区域规模的再夸张。

剩下的,则是被地面和月面智能工业制造,建造成了金星,火星,小行星带开发建设需要的各类设备,智能机械。

这一份,又再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直接被用于扩大金星,火星,小行星带的资源开发规模,

五年过去,

火星这个人类文明开发建设起来最方便的行星表面,

都已经随处能够看到人类文明大型智能机械的活动,以及人类文明在火星表面大规模开采资源留下来的人造工业设施痕迹,

从火星同步轨道的天空上,都能够清晰看到,这几年下来,火星表面在人类文明此刻夸张的工业生产力下,发生的快速转变。

至于金星,恶劣的环境,让人类文明对金星的资源开发较慢,

但人类文明源源不断在地月智能工业区中,产出的大量巨型的,小型的,用于资源开采的智能机械,

还是在金星表面形成了夸张的规模,在整个金星表面,划出来大片大片的若干资源开采区,遍及整个金星。

另一部分,

则自然是用在了构建金星,火星,小行星带区域内的智能工业集群的构建上。

火星表面,算是人类文明在太阳系内,地外系统以外,最合适用来开发建设的地方,

负熵研究院在规划对太阳系内其他行星,星体进一步开发建设,以为秦裕院士提出的容纳人类文明更大种群基数提供更多资源和空间时,

对火星可是抱有了不小的期待,在火星完成开发建设过后,大概率在火星城市上,将存在除了地表以外,太阳系内最多人常驻的地方。

此刻,顺着火星目标,各资源开发区域附近合适的地方,

人类文明已经在火星表面各区域,建设起了一个个由智能机械构成的智能工业区。

目前,人类文明在火星表面的智能工业区,已经能够完成火星开采出来的,绝大部分资源的初加工和再加工,

同时,能够利用火星表面的直接资源,以及从月球,地面运输来的补充资源,

直接完成火星资源开采所需要智能机械的制造。

虽然还不能够完全火星表面工业规模的完全独立扩张,

但也已经能够完成火星表面智能工业中,部分智能机械的再生产,

这已经地月智能工业区减少了这部分需要投入的生产力的比例,

相应的,拉快了对火星表面开发建设的速度。

而这些已经逐渐完成建造的智能工业区域,

后期也将直接作为火星城市的一部分,就如同月面城市那样,

供人们生存的火星城市,也将直接依托在智能工业区附近完成建造。

同样的,

在金星表面,虽然此刻没有直接构建起在金星表面的智能工业区,

但人类文明在金星同步轨道的位置,

构建了一个‘金星同步轨道智能工业带’。

按照规模,这条位于金星同步轨道上的智能工业带的完全体,

将直接环绕金星一圈,就像是一条‘细丝带’一样,环绕在金星上。

目前虽然还没有到完全体,

但同样的,已经有相当程度的工业生产力,能够满足部分金星开采资源所需要的智能机械的生产。

在小行星带的区域,

由于小行星带的范围实在是有些过于宽阔了,

人类文明在针对于小行星带一些资源富集区域开采的同时,

主要也就是在几个关键节点,构建了一些太空环境下的,类似于超大型空间站,空间平台的智能工业区,

不过,和金星和火星的情况都不同,

对于小行星带的智能工业区的搭建,主要目标就仅仅是实现对小行星带开采出资源一定程度的加工,

并没有让小行星带区域的智能工业区,规划到同样可以完成独立生产,独立扩张的程度,

按照计划,后期从小行星带开发出来的资源,更多的,还是将运输到火星和其他地方进行加工和使用。

五年时间过去,

人类文明对小行星带,金星,火星等区域的开发建设,可以说已经正式踏入了快车道。

哪怕金星,火星,小行星带离着地球,比当初开始开发建设的月球都更远,涉及到的区域也更大,

但到这种程度了,人类文明对这些区域的开发建设速度也不会慢。

从这方面来看,进入到智能时代之后,朝着地外发起冲锋的人类文明,

真有些蝗虫的架势,只要有足够多的资源,就几乎可以无限膨胀自身的种群规模,工业规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方便以后阅读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第117章 虚拟现实装置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第117章 虚拟现实装置并对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