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下,岳教授再这样说了句,旁边的几个核心研究员点头,
然后向岳教授和这位老领导示意了一下,就再急匆匆离开了。
现在最紧要的还是将这种示例藻类抓紧复刻出来,
只要复刻出来,一切就见分晓了。
“……岳教授,我有一个疑虑,不知道是否恰当。”
在旁边看着岳教授安排好针对这种示例藻类的复刻问题过后,
这位老领导倒是很快从先前突如其来的惊喜中,重新冷静了下来,
“先前在提到236藻类蔓延的危机时,还说道,236藻类完全整个生态位,单一物种可能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变差,变得更加脆弱。”
“用这种示例藻类替代了236藻类之后,这个问题似乎依旧存在?”
“您说得对,从长远来看,的确依旧存在这个问题。但短时间内,这种示例藻类能够保证我们的大气系统依旧稳定,我们能够脱离236藻类带来的最迫在眉睫的威胁。然后,后面的话,只要这种示例藻类真得能够发挥作用的话,就是这篇论文本身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岳教授手里还拿着那份没打印全的论文,以及显示着完整论文的笔记本电脑。
“我们可以凭借这份藻类研究的理论基础,‘依样画葫芦’的对其他藻类继续研究和改良。获得更多加强了生存能力的改良藻类,恢复这个生态位中的多样性。”
“而且,作为一种人造改良出来的特殊藻类,这种示例藻类比起236藻类本身也会更加可控一些……当然,一切的前提都是这篇论文里提到的这种示例藻类真得能够复刻出来,达到预期效果。”
岳教授拿着论文,先是笑着说道,
发来这篇论文的人,或者说这篇论文的作者,真得考虑的很周到。
不光是“授之以鱼,还授之以渔”。
笑完之后,岳教授又有些紧张。
虽然他现在看这篇论文,找不到问题。
但有时候,特别是生物领域的研究中,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的论文,就是复刻不出来。
在这种示例藻类没有在复刻出来之前,也依旧没有办法保证,这篇论文一定是对的。
“就像是‘裕类菌’后续的研究?”
“对,就像是裕类菌之后那些菌类的研究。”
在当初裕类菌研究成功之后,后续,011研究所基于完善了的菌类研究理论,
其实也再产出了不少发挥类似作用的特殊菌类。
听到岳教授的回答,这位老领导点了点头,没有再继续追问。
“那,岳教授,我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老领导只是这样说道,
暂时也没有去提这篇论文的来源问题。
……
接下来一段时间,
外界不提。
011研究所内,一众接触那篇论文的相关研究员们都是亢奋的。
首先是对这篇‘藻类研究的基本原理’论文本身的分析,
在几天的时间里,仔细翻看了这篇论文的一众相关领域的核心研究员们,
依旧没有找到论文本身内容上有什么问题,
倒是在看了这篇论文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刷新了过往对相关领域研究的认知的感觉。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意味着至少在藻类领域的研究上,这位撰写论文的研究者,远远走在他们前面。
而越是这样,也就越是意味着,这篇论文中提到的那种示例藻类能够发挥预期作用的可能性越高。
同时,
对这种特殊藻类的改良和培育,肯定也不是仅经过一个过程就一蹴而就。
而在整个培育流程中,011研究所内多个研究团队同时推进这种示例藻类的培育。
在严格遵循着这篇论文上的培育流程的情况下,
这种示例藻类的培育流程,培育方式,也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稳定性,
多个研究团队已经完成的培育和改良流程,其产出和结果都能够和论文中的合成流程完全对应上。
这意味着,这种示例藻类的培育方法,已经很成熟,
也意味着,能够复刻出这种示例藻类,已经是大概率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一众参与应对236藻类蔓延危机的研究员们,怎么能够不亢奋呢,
在陷入困境的时候,原本以为这种困境还需要持续数年,数十年的时候,
一条突破困境的出路,就这么明晃晃地摆在了他们面前。
这段时间里,
在振奋,激动,亢奋中,整个研究所,大半研究员们,在对这种示例藻类的复刻上,投入了大部分精力,
只为了,在满足这个培育过程的情况下,尽可能,让这示例藻类早一点被复刻出来!
然后,
又二十天时间,
多个研究团队,前后没有差多少时间,
接连都完成了对这种示例藻类的复刻。
在011研究所内一众参与的相关研究员本身就有着足够经验和能力,以及在这项实验神经都足够紧绷的情况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