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他的目标不再是引导玄炁,而是感知经脉本身!他要像一个最细致的勘探师,一寸寸地“看清”自己体内这张由天地造化绘就的“山河脉络图”。
意识如同无形的触手,缓缓游走过每一条已知的经脉。他不再满足于粗略的“主流”、“支流”划分。他需要更精确地了解:哪些经脉宽阔坚韧,如同大江大河?哪些经脉相对狭窄但四通八达,如同溪流沟渠,哪些穴位如同天然的关隘要冲,经脉之间的连接节点在哪里,是否通畅。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的过程。时间一点点流逝,吴晟的额头再次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神情专注,心无旁骛。渐渐地,一张远比之前清晰、立体的“体内经络图”在他的识海中缓缓成型,虽然依旧不够完美,但主要的“河道”与关键的“节点”已了然于胸。
“好!先从‘束流’开始!”吴晟心中默念。他小心翼翼地引导一股不算太强的玄炁,注入一条宽阔坚韧的主经。玄炁一进入,果然如脱缰野马般试图狂奔!吴晟早有准备,意念瞬间凝聚在那条主经上游一处天然的穴位关隘——这便是他选定的第一道“意念堤坝”!他并非硬堵,而是想象在那里构筑一道无形的、柔韧的“水坝”,给予玄炁一个温和但坚定的阻力。
“轰!”意念堤坝形成的刹那,狂奔的玄炁狠狠撞了上去!吴晟只觉得脑中嗡鸣,那处穴位传来剧烈的胀痛感,玄炁狂暴地冲击着堤坝,试图将其冲垮。吴晟闷哼一声,脸色发白,但他咬着牙,死死维持着意念堤坝的形态,同时不断调整其“韧度”——如同调节水坝闸门的开合。冲击过于猛烈时,意念堤坝微微“后撤”泄去部分压力;冲击稍缓时,又立刻“加固”稳住阵脚。
这是一个极其痛苦且精妙的拉锯过程。汗水浸透了吴晟的衣衫,他的身体因为精神的极度集中和能量的对抗而微微颤抖。终于,在无数次冲击与调整后,那股狂暴的玄炁仿佛“认命”了,又或是感受到了堤坝的“边界”,其奔涌的速度开始显着减缓,变得相对平稳、可控地在主经中流淌起来!
“呼……”吴晟长长舒了一口气,感觉像是打了一场硬仗,但成功的喜悦驱散了疲惫。束流初成!
接下来是更难的“分流”。他尝试引导主经中平稳流淌的玄炁,分出一小股,流向一条与之相连的、相对细小的络脉。然而,玄炁在分叉路口徘徊不前,似乎对进入“小水沟”兴趣缺缺。
吴晟想起老渔夫说的“依势分配”。他尝试着给那条目标络脉赋予一个清晰的“意念标签”——“滋养食指,强化指力”!他将这个意念如同指令般,传递向交汇节点。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徘徊的玄炁仿佛接收到了某种指引,带着一丝好奇和目的性,缓缓地、顺从地流入了那条标记为“滋养食指”的络脉之中!
然而,当吴晟同时尝试将主经玄炁分流向另外几条络脉时,新的问题出现了!随着玄炁被分散,主经中原本平稳流淌的玄炁总量迅速减少,流速也变得不稳定起来,隐隐有后继无力之感。同时,分出去的几股玄炁也显得过于微弱,如同几条随时会断流的小溪。
‘聚散失衡!主经的‘水势’被削弱得太厉害了!’吴晟立刻意识到问题所在。他需要动态调整!
他先在主经中重新聚集起一股相对充沛的玄炁流,维持其稳定流淌的“基础水势”。然后,才根据他此刻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分批次、按比例地将玄炁引导向那些标记好的络脉。在引导过程中,他时刻关注着主经中玄炁的剩余量,一旦感觉“水势”下降过快,就立刻减缓分流的速度,甚至暂时停止,待主经玄炁补充恢复后再继续。反之,若主经玄炁充沛,而“需求”较大,则加大分流的力度和速度。
这是一个需要一心多用、精妙操控的“体内水利调度工程”。吴晟全神贯注,如同一个最谨慎的河工总督,不断感知、计算、调整着主经与络脉之间的玄炁流量分配。失败在所难免,有时分流过多导致主经枯竭,玄炁流中断;有时分流太少,导致目标部位力量不足;有时则因控制不协调,导致玄炁在交汇节点混乱冲撞,带来刺痛。
但他凭借着骨子里的那股敦厚坚韧,不服输的狠劲,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一点点改进。渐渐地,他对体内这套“水系”的操控变得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得心应手。
但这还不够!他的目标是——一念即至!在战斗中,敌人不会给他时间慢慢调度!
吴晟开始了最后的、也是最艰难的冲刺训练。他紧闭双眼,在脑海中模拟出各种战斗场景:
场景一:假想敌迎面一拳轰来!千钧一发!意念狂吼:“玄炁聚于掌心,格挡!”
场景二:侧翼有劲风袭来!意念急转:“玄炁散于左肋,护体!”
场景三: 抓住敌人破绽!意念爆发:“玄炁凝于右拳,全力一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