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佛影龙踪
黎明前的伊河泛着铁灰色的微光。陈默和林雨晴躲在龙门石窟景区外的灌木丛中,身上的衣服还带着山洞里的泥土和苔藓。九宫星盘在陈默的背包里发出轻微的嗡鸣,像一颗不安分的心脏。
"看那边。"林雨晴指向东山最高处的香山寺,"据《魏书》记载,那里最早是北魏皇室的观星台,后来才改建为佛寺。"
陈默调整着望远镜焦距。潜溪寺位于西山北端,是龙门最古老的石窟之一。此刻景区尚未开放,但寺前平台上却晃动着几道手电光——有人比他们到得更早。
"威廉的人?"林雨晴声音紧绷。
"不。"陈默眯起眼睛,"制服反光...是武警。"他注意到那些人手臂上戴着与王毅相同的龙纹臂章,"守鼎人的官方身份。"
背包里的星盘突然剧烈震动起来。陈默刚拉开拉链,青铜圆盘就自动悬浮到半空,九个尖锥射出淡金色的光束,在空气中交织成一幅三维立体地图。潜溪寺的轮廓被高亮标注,一条虚线从主佛龛延伸至地底深处。
"佛门圣地怎么会与九鼎有关?"林雨晴困惑地翻着平板电脑,"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而九鼎失踪于战国..."
陈默突然想起父亲书架上那本《佛道与夏礼合流考》:"北魏太武帝灭佛时,曾将许多佛教圣物埋藏在原有祭祀遗址下。守鼎人可能借用了这个传统..."
一声乌鸦的尖叫打断了他的话。树丛中突然飞出十几只黑鸟,像是受到了某种惊吓。陈默猛地按下林雨晴的头——一支麻醉箭擦着她的发梢钉入身后的树干。
"三点钟方向!"他拉着林雨晴滚到一块巨石后。二十米外的松树上,一个全身裹着灰绿色伪装服的人正重新装箭。
更可怕的是,那人裸露的脖颈上隐约可见青蓝色的血管,像电路板上的导线般发着微光——与泗水河边那些"非人"追兵特征相同。
"威廉的改造人部队..."陈默的喉结滚动了一下。背包里的星盘光芒突然转为暗红色,九个尖锥全部指向潜溪寺方向。
林雨晴快速在手机上调出景区平面图:"有一条唐代排水渠直通潜溪寺后殿,入口在伊河边的柳树林里。"
他们弯腰潜行,借着晨雾的掩护向河岸移动。身后的追兵似乎接到了某种指令,突然停止射击,转而呈扇形向潜溪寺包抄。
——
排水渠的砖石长满滑腻的青苔。陈默打头阵,手电筒咬在嘴里,双手撑着湿冷的墙壁前进。狭窄的甬道里回荡着诡异的滴水声,每隔几米就能看到刻在砖石上的奇特符号——既有佛教的万字符,又有青铜器上常见的云雷纹。
"这不对劲..."林雨晴突然停下,"北魏时期的排水系统不该有这么多唐代风格的砖。"
陈默的手电照向墙壁上一处明显的接缝:"因为这不是排水渠。"他擦去一块砖上的苔藓,露出下面暗红色的朱砂符文,"这是条伪装的祭祀通道,看这些符文的笔法——典型的东汉方士风格。"
通道突然向下倾斜,尽头是一面刻满密文的石壁。星盘从陈默背包中自动飞出,九个尖锥依次点亮,在石壁上投射出九个光点。随着光点移动,石壁上的铭文开始重组,最终形成一幅清晰的星象图——北斗九星(注:古代认为北斗七星外加左辅右弼两颗隐星构成完整北斗体系)环绕着一尊巨鼎。
"嘎——"石壁缓缓移开,一股混合着檀香与金属锈味的奇异气息扑面而来。
眼前的景象让两人同时屏住呼吸:一个篮球场大小的石窟中央,九尊青铜鼎按九宫方位排列,每尊鼎上方悬浮着一颗拳头大小的水晶球,折射出七彩光晕。但与泗水河底看到的鼎不同,这些鼎身上刻满了佛教经文与道教符箓的融合体。
"这是...镇器。"林雨晴的声音发颤,"北魏天师寇谦之在《老君音诵戒经》里提到过,佛教传入后,守鼎人将部分鼎器与佛道法器融合,形成新的封印体系。"
陈默走向中央主鼎,发现鼎内盛满水银,水面平静如镜。当他俯身观察时,水银中突然浮现出一张苍老的面孔——是父亲!
"默儿,时间不多了。"水银中的影像开口说话,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九鼎封印着华夏大地的'龙髓'能量。威廉背后的组织想用这种能量改写物理规则..."
影像突然扭曲,父亲的表情变得惊恐:"他们找到了三处...还差六处...阻止他们..."水银面剧烈震荡,面孔消散无踪。
星盘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九个尖锥全部指向入口方向。陈默转身时已经晚了——三个改造人站在通道口,他们的眼睛完全变成了青铜色,皮肤下流动着蓝色的光路。
"谢谢你们带路。"中间那个改造人开口,声音是威廉的,但语调机械得不似人类,"佛道合一的封印确实精妙,但在量子解密技术面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