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品:水浒之往事随风|作者:间间间|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5 15:11:36|字数:8232字

“我大宋的战将这些年已经大不如以前,被文官集体打压。就这样,这些武官战将还瞧不起江湖手段!甚是可笑啊!他们借助马匹之力,甲胄防护,长器械之利,与无甲胄,拿朴刀、手刀的同实力江湖人对打,自然占尽优势。但是一旦遇到江湖高手,一把拉下马来,一刀就从甲胄缝隙中砍掉了脑袋!我带领禁军剿杀魔教,呵呵,那些自大的校尉就这么死了好几个!”

黄裳讲完朝廷涉足武林的势力,又说了倭国蛮夷插手魔教起事的信息。

“方腊身边还有一个叫石宝的,擅使流星锤。他有一把大版倭刀,名字叫披风刀,端是切金断玉。此人身法诡异,善于隐藏,喜欢背地里下手,颇有倭国东密武者姿势,经应奉局查知,此人果然会倭语,六扇门再查,这人为倭国平氏,本名平石宝,是倭国豪强平正盛的弟弟。

平正盛其祖父曾托人转赠倭刀给朝廷重臣,欧阳修和司马光两人之中不知道是谁就写了一首《日本刀歌》: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丱童老。

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涩短刀何足云。

一些倭刀,确实是精工打造,锋利无比。”

“豪强平正盛,曹操式人物,日后倭国权柄必被其把持。他的弟弟来中土,必有图谋。”

“另外,方腊身边还有司方行、厉天润等人。那厉天润,六扇门怀疑是白莲社的人,原本白莲社还有个血头陀慧空的要加入方腊团体,结果这个头陀在孟州失踪,杨戬就派手下蜈蚣查访,却原来是被道长给除了。”

黄裳还给俺说了道门之事,他虽不是道士,却胜似道士,知道一些秘事。

“道门这些年有不少高道出现、消失。传说的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曹国舅这八仙,可能确实存在。传闻英宗治平年间,应铁拐李之邀在这八人在石笋山聚会,然后传出八仙之说。你审问妙真,她从终南山遁走藏地,说是得罪了曹家贵人,被人家祖宗驱逐,这个祖宗可能就是曹国舅,仁宗的小舅子曹佾。此人从小好道,性格温和,文武双全,多才多艺。”

“道门,有很多分支。大多数是一脉单传,靠几个人传承。有的则大规模普及众生,比如已经消亡的太平道;还有就是龙虎山天师府的天师道,乃是从汉末五斗米教中脱胎出来。他们家从秦时张良得到黄石公传承开始,一直传承到张道陵推陈出新,悟的大道,破碎虚空飞升而去。天师道一直是道门最显眼的一股力量。朝廷对龙虎山天师,就跟对儒门孔圣一般。他们家注重符箓、科仪。如今刚兴起的神霄派也属于天师道的传承。”

“但是,天师道一家独大是不太可能了,从神霄派开始,会不断有其他派系分裂出去。何况近些年来,内丹一道又重出世间,传说就是汉钟离和吕洞宾要布道天下。有个张伯端的,三十年前说是死了,留下一本《悟真篇》,徒弟叫石泰,现在有百岁了,行医救人,不图报答,只要求受治者种植杏树一枝,已然杏林。石泰徒弟薛式,也四十多岁了。他们这种有序传承,估计会大行天下。因为这就是把你我皆知的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这种修行秘钥与宗教结合起来,延年益寿,对世人很有吸引力,前景很大。”

“你我二人,自己悟道,没有师承,说是修士,借托道门,却不是真道士。所以我们真炁修行之道难以传承下去,那个太需要根性天赋,需要大势力撒网天下才能觅得一二良才!但是凡间武学修炼水谷精微的内气功法却可以传承下去,我打算报仇之余,也编纂一套武学典籍,嗯,我所悟道,偏诡异,又家人死绝,难免属性偏阴,就叫《九阴真经》。”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途珍重,有缘再会!”

芙蓉楼在镇江城东郭外,一条护城河逶迤曲折,晃晃悠悠,缓缓流淌,一座单孔石砌的拱形桥横跨两岸。桥东有座山,其山由西向东,纵长五十多丈。芙蓉楼就坐落在这座山上,说是山,实际高不过七八丈。楼也就三层,高不过五丈。

镇江城十分繁华,城门不关,不到子时初都有人在街面活动。现在芙蓉楼也依然灯火通明。这楼轩昂宽敞,别致雅典,现在是作为一酒楼使用,不知道幕后金主是谁,生意十分兴隆。

唐时,长安人王昌龄的好友辛渐要从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就陪他从金陵坐船过来,下船登岸,在芙蓉楼喝了一场,写下了《芙蓉楼送辛渐》。

这首送别诗写在墙上,芙蓉楼就成了几百年来那些送亲朋北上的文人骚客们的必选之地。

山下,俺和黑骡子望着黄老头一手撑伞,一手拎着黄皮酒葫芦,腰中像孔夫子那样别着龙泉剑,潇洒的走了,远远传来他大声吟唱声:

“青州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愿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武二郎。”

。。。

让骡子自己玩去,俺身披雨披,也不进楼,匿影藏形跃上楼顶,盘膝坐下,嘴里嚼着肉干儿,眼睛眺望北面,黑漆漆,雨茫茫,而远山北固山,近水大长江,黑夜暗淡了那些色彩,调低了很多亮度,俺却都一览无遗。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楼中传来一个老男人拿腔拿调的吟诵声,毫无美感。听着密雨敲打瓦面的噼里啪啦声,俺没来由的感觉有些无意趣。

喜欢水浒之往事随风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水浒之往事随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水浒之往事随风》,方便以后阅读水浒之往事随风第61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水浒之往事随风第61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并对水浒之往事随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