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雕彩绘,仿佛真人。
俺自然不心虚,施施然对门前身形胖大的知客僧稽首一礼,知客僧看了俺一眼,双手合十给还了一礼,也没说话,就做手势让俺进去了。
进入山门,门洞里东西站立四大天王,同样身高丈六,手持宝剑、琵琶、宝伞、长蛇,取风调雨顺之意。泥塑彩塑,仿若真人。
过了山门,便是弥勒佛殿,殿内汉白玉雕刻大肚弥勒佛,坐在那里也有一丈多高,袒露胸膛、开怀大笑。脚下一条大布袋子。在祂背后是韦驮天王,真人大小,有八尺高,面如敷粉,全身披挂真的银色甲胄,双手合十拱架降魔杵,昂首挺立。。。这像外表下面的存在却是镔铁傀儡,不会是法器吧?能动?类似少林寺那种真?十八铜人。
出殿拾级而上,是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高达五丈的汉白玉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做说法印。佛旁两位比丘,左边年老的是迦叶,右边中年的是阿难。禅宗老祖迦叶手捻一花,微笑不语。阿难双手合十礼敬释迦。
大殿两侧供奉有十六罗汉,皆番僧模样,他们或调龙戏虎,或托眉抠耳,或拄杖持拂,皆神情恬淡,享受清欢。其名都在像下牌位上:宾度罗跋罗惰阇、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惰阇、苏频陀、诺矩罗、跋陀罗、迦理迦、伐阇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汽章汽迦、罗怙罗、那迦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
大殿上遍布蒲团,上面众僧盘坐,梵唱诵念,原来寺内正在做功课。
俺在门外施了一礼,就转到大殿后门。
释迦牟尼佛背后,坐南向北的两尊大菩萨。文殊执慧剑盘坐在青毛狮子上,狮奴扯住青狮。普贤手持如意盘坐在六牙白象上,象奴牵住白象。都是兽高丈六,菩萨坐着也有一丈多高。
再向后为毗卢宝殿,正中供奉高约五丈的铜胎金身毗卢遮那佛,又名大日如来。大梵天、帝释天侍立左右,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密迹金刚、大自在天、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功德天、韦驮天神、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摩利支天、日宫天子、月宫天子、娑竭龙王、阎摩罗王、紧那罗等诸天分列大殿两侧。
大日如来佛背后是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右手据杨柳,左手托净瓶,伫立鳌头,面向北方。善财童子双手合十躬身下拜,龙女两手托盘,盘中一枚宝珠,侍立菩萨身旁。三十二应化身遍布全岛。堂内塑像皆为彩绘,传神入化,令人赞叹。
过了毗卢宝殿,依山而建的是法堂、念佛堂和藏经楼等楼阁。
寺内东西两厢各有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等。祖师殿的祖师们俺都不认的。
伽蓝殿内的这位,俺认识,且得好好拜拜。
果然供奉的正是关公,红脸长须丹凤眼,金甲绿袍读春秋。身边是黑脸虬髯的周仓护持着青龙偃月刀,白面无须的关平高捧着大印。
这把大刀可是真刀,品质很好,瞅着八十多斤有了。人可以糊弄人,但信众绝不会糊弄菩萨神仙。
俺稽首施礼,身为武人,当敬前辈。
俺逢殿必稽首施礼,如此礼拜游览了一番。
赞叹着出了山门。没有,那尼姑几人不在寺内。
寺外右侧是舍利塔,传说当年隋文帝杨坚得到天竺进献的八十三枚释迦真身舍利,遂命天下八十三州建仁寿舍利塔,塔下地宫宝函皆埋有释迦真身舍利。栖霞寺石塔即为当年所建八十三塔之一。
舍利塔七级八面,用白石砌成,高约九丈。塔身下须弥座各面浮雕释迦八相。有白象投胎、树下诞生、九龙浴太子,出游西门、窬城苦修,沐浴坐解、成道、降魔和涅盘。八相图之上为第一级塔身,这一级塔身特别高,八角形,每角有倚柱,塔身刻有文殊、普贤菩萨及四大天王像等浮雕。其上为密檐五级,各层上下檐间距离较短,五层檐由下至上逐层收入,塔身亦有收分。其间刻有小佛龛,龛坐一佛。各檐仿木构瓦面,角梁端有环寺铃铎,檐下斜面上还雕刻飞天、乐天、供养天人等像。塔顶鎏金铜刹,有铁链引向脊端重兽背铁环。
舍利塔旁的两尊花岗岩接引佛,高三丈。
舍利塔东建有一阁,高有十几丈高,叫无量殿,供无量寿佛,佛像坐身高六丈,连座高八丈,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左右立侍,各高五丈。
无量殿后山崖间,是千佛岩,确有佛像一千零一尊。
无量殿再往东一里,有一个底层直径三寻,分五层,逐层缩小,最高层直径一寻,共高有九丈的高台,顺八十一阶台阶上去,台上一个造像,高九丈,四个长有牛角的头颅,八条手臂各持兵械,全身铠甲,正是兵主蚩尤。这圣像坐北朝南,像前有一个一人多高,双耳四足青铜四方大鼎,鼎中香烟缭绕。
俺见这个圣像的材料不像是青铜,若是青铜,早就被历代大王、军阀团体们给销熔了做钱了。怕不是某种石料,这材料如此年积月累的雷炼下来,居然青幽幽乌沉沉的,看着就不凡,别是个大法器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