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林的暖意被山风吹散。
白素贞的目光清冷如水,落在玄珏身上。
他心头被抓包的窘迫,在对上师姐那双洞悉一切的眼睛时,瞬间化作了无声的心虚,像被戳破的气泡。
白素贞没有言语,指尖一缕温润白光拂过玄珏微皱的袍袖。
沾染的泥土草屑、幼虎湿漉漉的口水印痕,连同那点残留的酒意,如同被无形的潮水冲刷,瞬间消散无踪。
太极混元袍重新变得黑白分明,袍上的阴阳双鱼图案缓缓流转,混元如一的气息重新稳固。
“山中岁月虽好,道心不可懈怠。”
的声音不高,却如清泉击石,字字清晰,带着一种令人警醒的力量,
“根基初立,百兽待引,你我皆非闲人。静心,收心。”
这八个字,如同定海神针,稳稳钉入玄珏有些浮动的心湖。
他深吸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压下最后一丝不自在,郑重颔首:
“师姐教训的是。”
“此番回去,青儿还未归吗?”
玄珏有些担心的问道。
“师弟不必过分担忧,青儿不会出事的”
白素贞开口安慰道。
“但愿如此吧!!”玄珏无奈说道。
那股在山野间放纵了数日的散漫心绪,悄然收敛,沉入深处。
此后,玄珏果然沉静下来。
他不再流连于鹿群栖息的幽谷,也少去桃林与猴王谈笑讨酒,更克制了去揉搓那两只毛茸茸虎崽的冲动。
只在固定的时辰,前往那片粉雾氤氲的桃花林,为那些已初步掌握导气法门、体内生出微弱气感的灵兽稍作点拨,解答它们懵懂修行中遇到的困惑。
更多的时间,他回到了两仪峰深处那座简朴、仅以天然石壁为室的洞府。
洞府内,天地间稀薄的阴阳二气被聚拢,如涓涓细流,在石壁间无声流淌、交汇。
玄珏盘膝坐于冰冷的蒲团之上,太极混元袍上的双鱼游动得异常缓慢,几乎与周遭沉凝的山石气息融为一体。
他闭目凝神,试图将心神完全沉入那玄之又玄的阴阳流转之中,引动天地灵气,淬炼己身筋骨神魂,以期在这地仙初期的境界上,再向前踏出坚实的一步。
然而,心湖之下,暗流汹涌,难以真正平静。
自从知晓此方天地竟是那传说中的地仙界,而那曾搅动天庭、威名赫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此刻正被压于巍峨的五行山下,一股深重的寒意便从心底蔓延。
太乙金仙!那是何等伟岸的境界?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神通广大,近乎不可思议。
可即便拥有这般通天彻地之能,竟也沦为西游棋局中一枚身不由己、前路迷茫的棋子!
念及此处,玄珏只觉一股无形的重压攫住了心神,连体内正强行运转的法力都为之滞涩、紊乱
,非但未能精进,反而在经脉中隐隐鼓噪,竟有反噬之兆。
他猛地睁开双眼,眉心那道细长的法眼痕迹幽光微闪,
黑白二气在眸底急速流转、碰撞,
清晰地映照出他心中翻腾不息的不安与那破釜沉舟般的决断。
闭关?不过是坐困愁城,自缚手脚!
静待机缘?机缘岂会从天而降,砸中一个缩在深山老林里、籍籍无名的地仙?
“不能再等了!”
这念头如同惊雷在识海炸响。
他猛地站起,动作带起一阵风,太极混元袍无风自动,袍上原本缓慢游弋的双鱼骤然加速,黑白气流激烈旋转,瞬间搅得洞府内原本平和的阴阳二气一阵紊乱激荡。
他大步流星,推开沉重的石门,走出这方困顿之地。
洞府外,正是月华初上时分,清冷如水的辉光遍洒两仪峰,将山石草木镀上一层银霜。
崖边,一株虬劲的古松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疏影。
白素贞正静立于松下,素白的衣裙仿佛融入了清冷的月华,周身流淌着宁静而深邃的天仙气韵。
她似有所感,缓缓转过身来,清澈的目光落在玄珏身上,没有半分惊讶,只有一丝早已洞悉的了然。
“师姐,”
玄珏几步走到她近前,开门见山,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打破了月夜的静谧,
“此地虽好,终非久留之所。
我心难安,如悬巨石。
欲外出寻一番机缘,入红尘,历风波,以砥砺道行,增广见闻。”
他顿了顿,目光越过眼前熟悉的山峦,投向远处月光下轮廓模糊、更显苍茫浩瀚的无尽群山,
“闭门造车,非是进取之道。
坐困于此,他日劫数若真如雷霆般轰然临头,你我恐怕……连挣扎还手之力都欠奉!”
夜风带着凉意,轻轻吹动白素贞素雅的衣袂。
她静静地听着,月光在她绝美的侧颜上投下柔和的阴影,勾勒出沉静的轮廓。
她没有追问玄珏为何心难安,也没有质疑他刚闭关未久便又急于离去的反复。
那双仿佛能映照人心、蕴藏星火的眸子,似乎早已穿透表象,洞悉了玄珏心中焦灼与不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