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林熙雨一把抢了过去,犹豫一秒,都是对冰糕的不尊重。
“呵呵。”
顾彬憋着笑,将余下的冰糕分给其他工作人员。
林熙雨吸溜着冰糕,吸溜的美滋滋。
“你同学在家吗?”
李艳探着头,从门缝里往1号院里瞧。
小院不大,挤了三户人家,院子里挂着不少布料,花红柳绿,煞是好看。
“这么多布料啊?”
李艳颇为新奇:“打眼一瞧,还以为是染坊呢。”
“吴萌的妈妈是裁缝.......”
林熙雨笑着解释:“她的手艺很好,好多人来找她做衣服,也有从她这儿直接选料子做裙子的,挂的布料是样品,吸引顾客进门。”
“裁缝好啊,我也想做条裙子。”
李艳眼眸一亮,笑眯眯的推开门,走了进去。
下午的采访是吴家的主场,林熙雨没有跟进去。
“有人在家吗?”
李艳举着话筒四下里打量。
“你找谁?”
吴萌早就听到了门外的动静,见她进来,迅速进入角色,装作不认识,从自家屋里迎了出来。
“你好,我们是济南电视台泉水人家节目组的.......”
李艳自我介绍,和吴萌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噢噢,你们好。”
吴萌配合她接受采访:“我在电视上看过你们的节目。”
“看过呀。”
李艳眉开眼笑:“喜不喜欢?对我们的节目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喜欢,我们一家人都喜欢看,每周六都等在电视机前,一期没落都看完了。”
吴萌嘴巴甜,刻意的吹捧了一番:“至于建议嘛,能多拍几期就好了,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真的很开心。”
“听到这么高的赞扬,我真是挺高兴的......”
李艳稍显遗憾:“可惜纪录片不能太长,要不然我们真的想一直拍下去。”
“那真是,太遗憾了。”
吴萌也露出遗憾的神情。
“听说你们院子里有一口井是吗?”
简单的寒暄过后,李艳回归正题。
“是的。”
吴萌指了指自己家窗户下面的位置。
“这口井不大呀?”
李艳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弯下腰,仔细的打量着水井。
水井一尺见方,井水清澈见底,仔细分辨的话,果真见到有类似珍珠泉一般的小气泡从底部冒上来。
“是不大。”
吴萌实话实说:“但是这井很神奇的,从未干涸过,前些年闹旱灾那会儿,王府池子都快干了,这口井里还有水,附近的街坊邻居都来我们院子里打水,上了岁数的人都说,这井有灵,是一口活井。”
“有灵?”
李艳非常默契的露出了夸张的表情:“听你这么一说,这井还真挺神奇的,我看井底有气泡,不会是泉水吧?”
“是不是泉就不知道了。”
吴萌呆萌的摇头:“没人来鉴定过,我们没想这么多,就以为是一口普通的水井。”
“还是让专家来鉴定一下比较好。”
李艳一本正经的说:“咱们老济南的七十二名泉,历史文献记载的不全,很多隐藏在市井里的泉水,没有登记在册,容易被遗漏。”
“市政府特意规划出一片区域,不允许拆迁,就是有着保护泉水的深远意义,有的居民不理解,没能领会上级领导的苦心。”
——
“是有人闹腾,我也听说了。”
吴萌速度的表衷心:“我们家没参与,我爸和我妈都挺支持市政府决定的,特别是我妈,她是裁缝,找她做衣服的都是熟客,真要拆迁了,搬了新地方,人生地不熟的,生意也不好干。”
“你自己呢?”
李艳为了采访,故意把话题往她上学上扯:“想不想拆迁,住新房子?”
“我已经高中毕业了。”
吴萌积极表态:“马上就要上大学,以后住校,至少在外四年,住不住楼对我来说无所谓,何况有这口井在,我们也不舍的搬走,就冲这井有灵性,住在老房子里也值了。”
“你也是今年的高三毕业生啊?”
李艳佯装惊喜:“考的怎么样?打算去哪里上大学?”
“考的还可以吧,不上不下的,一般般......”
吴萌很好的掩饰了自己的失落:“总分543分,过了去年苏州大学的招生分数线,没有意外的话,应该能去苏州上大学。”
“543分,这么好啊。”
李艳笑着附和:“就这你还说一般般,要考多少你才满足?”
“我们班里的同学,比这成绩高的多了去了。”
“你是哪个高中的?”
“一中。”
“一中啊,怪不得,重点高中。”
李艳眼眸闪了闪,又巧妙的奉承了一把:“这成绩,放在别的高中,已经算是顶尖的了,也就是一中的学生会觉得遗憾。”
“遗憾肯定有。”
吴萌面对摄像镜头展颜一笑:“不过我已经想开了,有得就有失,说不定去了苏州会有更好的发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