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怎么整。”苏临皱着眉。
总不能航母到了,这边物资还没到位吧?
要是那样的话,人家肯定怀疑苏临是不是诚心诚意做这事,还会想苏临到底有没有那个本事。
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谈判也都谈妥了,甚至人家货都备好了,总不能最后一刻出岔子。
“实在不行,只能派人去全球找物资了。”苏临咬咬牙,下了决心。
虽然这样一来,成本可能会翻倍,三十多亿美元呐,但没办法,都到这份上了,苏临绝不能让这笔买卖泡汤。
“小英……”苏临转头想让小英帮忙传达命令,在全球范围内收购物资。
刚要说出口,忽然小英的电话响了。
“先接电话。”苏临咽回话,对小英说道。
“是,老板。”
小英听了之后,拿起电话说了一句,然后递给苏临,“老板,是李部长来的电话。”
“李部长?看来有消息了。”苏临接过电话。
三天前,苏临给李部长打了电话后,这期间两人就没再联系过。
苏临也没主动给李部长打电话,他知道那边一定在开重要会议。
在啯内,很多事情不像他自己的公司,一句话就能定下来,得开好多会才能解决。
比如航空母舰来了以后放哪儿、怎么藏起来不让别人发现之类的。
“喂,李部长。”苏临接起电话,说道。
“苏先生。”李部长的声音透着兴奋,“啯内已经商量好了,航空母舰到了以后就停靠在滨城的一个基地里。”
“滨城?”苏临点点头。
这一世和上一世的记忆一样,航空母舰都会在滨城落脚。
滨城的港口是个好地方,靠近内陆,适合研究。
“没错。”李部长缓缓地说,“航母到了之后,我们会先伪装一下,完全看不出是基辅号,还会在滨城海边的悬崖上凿个山洞,能装下航母,然后开始研究。”
听李部长这么说,苏临不禁咋舌。
要在山上挖个大洞,还要装得下这么大一艘航母,那得花多少人力物力!不过除此之外,也没别的办法能让航母不被发现。
“对了,还有件事。”李部长接着说,“上面决定,这次买航母所需的物资不用苏先生出钱,两千万人两个月的生活物资,内地全包了。”
李部长说得很大气。
对于内地来说,这点东西根本不算什么,打开啯库取点就行。
跟十几亿人口相比,两千万人这点数量完全不影响战略储备。
而且苏临帮了大忙,如果连生活物资都让他掏腰包,这份人情就太重了,对方可能还不起。
苏临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没推辞,“行。”
有时候人情欠太多反而不好,得把握分寸,让对方觉得还能还得起,这样才会记得这份情。
这就像古代的功臣,功劳太大反而是危险的,虽然叫法不同,但道理差不多。
李部长突然听到这话,心里猛地一震:"什么?航母图纸和数据?"
"对,就是这个。
"苏临点头说:"不过能不能搞到手,我也不能保证,只能试试看。
"
苏临一向如此,对还没到手的东西从不轻易承诺。
刚才他灵机一动想到,现在乌克兰那边正闹着事呢,再过几年,没了核武的乌克兰,或许可以捞点好处。
要知道,俄啰斯刚独立时,所有重要的武器工厂和航母造船厂几乎都在乌克兰。
当时苏联解体,从乌克兰手里弄这些资料不算难。
当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要!只要能搞到,肯定要!"李部长急切地说。
"好,不过我得花点时间,大概一两年才能搞定。
李部长别急。
"苏临答应了。
"别说一两年了,哪怕十年八年我也愿意等。
"李部长赶紧说。
"那倒不用这么久。
"苏临摇摇头:"最少半年,最多两年,至少六成把握能搞到手。
"
六成是他故意压低的说法。
要是说得太高,万一以后做不到,岂不是被打脸?
"行。
"李部长点点头。
但苏临觉得李部长还有话说。
"李部长,你是不是还有别的事?"苏临问。
李部长犹豫了一下才说:"苏先生,是这样的..."
航母眼看就要到手,可我们的海君还没相关训练,将来航母有了,也不能只有一艘空壳,还需要护航舰队。
你看..."
李部长自己也觉得这事不好办,但他也知道上面的意思,苏临人脉广,神通广大...
说到这里,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特别是苏临刚才还说能帮忙弄到航母图纸和数据,他更觉得自己要求太多了。
人家已经帮这么多忙了,他还想更多,是不是太贪心了?
但没办法,这是上级命令,他只能照办。
李部长其实不太想开口求人,但话说到了这份儿上,要是苏临再拒绝,就有点不给面子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