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苏临轻轻点头,然后吩咐于川:“你先去见见对方,一会儿直接去市正府。”
“好的,老板。”
于川答应一声,转身就走。
另一边,高长的秘书在飞机降落前一个小时就到了机场。
“长,刚刚得到消息,苏临的飞机已经到了。”飞机落地后,秘书向高长汇报。
“好,一定要接上人,千万不能出错,明白吗?”高长语气严肃地说。
上次苏临突然离开,让高长有点措手不及,但事情来得太急,他也找不到理由责怪对方。
再说,人家可是财神爷,就算供着也不为过,更别说责怪了。
不过,因为这件事,高长在省里的形象不太好。
他刚答应下来,苏临就走了,这让省里的人很难相信他说的话是真的。
当然,苏临要在滨城投资建厂的事是确定无疑的。
不只是高长一个人关注这个项目,省里也在密切跟踪。
滨城呢,现在是全省唯一成功吸引投资的城市,而且这项目关乎几十万人就业,涉及几十万个家庭、几百万人口的大事。
甚至可以这么说,哪怕苏临这边不盯着,市里和省里也不会允许这个工厂出任何问题。
这么多人的生计,要是出了差错,谁都担不起责任。
在**十年代的时候,内地各种黑恶势力泛滥,如果你是外地人想在当地投资做生意,那根本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办成。
不过这次不一样。
为了确保工厂能安全顺利地建设,市里已经不止一次开展打黑除恶行动。
可以说,因为苏临的投资,滨城的社会治安状况好了几十倍。
由此可见,市里和省里对苏临的到来有多期待和紧张。
他们期待的是,苏临会不会继续投资?如果投资的话,又会投什么?
高长心里紧张得很,生怕下面的人得罪了苏临。
要是苏临不愿意继续投资还好说,要是他决定撤资,那可就麻烦大了。
这段时间,滨城成了全啯的学习榜样,各地都在争取投资,要是每个地方都能像滨城一样吸引投资,发展肯定飞速。
于川刚接到电话没多久,就来找秘书,把苏临的指示传达下去。
秘书立刻向高长汇报了情况。
高长叮嘱秘书:"虽然苏先生这么说,但你还是要留在原地等,一直到苏先生到市正府再说。
"秘书点头回应:"好的,长管,我明白了。
"
没过多久,苏临的车队下了飞机,直接坐车往市正府赶去……
为了让苏临满意,市正府提前三天就开始打扫卫生,马路整洁又宽敞。
那个年代路上车辆稀少,完全不用担心堵车,从机场到市正府,半小时就到了。
“苏先生。”
苏临的车队一到市正府门口,高长就带着他的团队在大楼前等候。
看到这一幕,苏临赶紧下车,对高长说:"您太客气了。
"
高长笑着说:"欢迎苏先生回老家。
"苏临的祖籍确实是在辽省,高长这话没错。
不过苏临知道,高长这是用老乡情谊拉近关系。
"走,进去谈吧。
"
寒暄几句后,大家进了市正府的会议室。
高长好奇地问:"苏先生这次来,有什么打算?"
苏临环视一圈,缓缓说道:"我和各位也算是熟人了,我喜欢直来直去。
这次回来,我是想投资的。
"
高长和领导班子一听,都松了一口气,原本还有点担心苏临的想法,现在听他说要投资,全都高兴起来。
不过苏临话锋一转:"不过,我还是得看看市正府能给我什么优惠正策。
"
投资是一定要投的,内地市场一片空白,苏临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但必要的优惠还是要争取的。
高长认真地说:"苏先生尽管放心,关于贵集团的投资事项,我们已经向省里报备过了,绝不会让您失望。
"
只要苏临愿意投资,各种优惠正策肯定能满足他的要求。
"小英。
"
高学民这么一说,苏临就扭头看了看小英。
“小英,把我们的投资方案拿过来。”他看着小英,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小英答应一声,然后拿出了一份投资方案递给了苏临。
“高学民同志,这些就是我想在这边城市投资的一些产业。”苏临说完,就把方案递给了高学民。
“嗯,我们会认真研究你们公司的投资方案的。”高学民让秘书接过方案后,严肃地看着苏临说。
虽然滨城确实需要投资,但也不能随便答应,连看都不看一眼就同意别人的计划。
“好的,那我这就走了。”苏临点点头,带着人转身离开了。
...
这次回到滨城,还是住在上次预订的富俪华大酒店。
“苏先生,欢迎您回来!上次您住的那个总统套房,一直给您留着呢。”富俪华大酒店的总经理,在酒店门口迎接苏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