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世瑞一扳按钮,三蹦子就朝前面窜出去好几米,把孙世瑞吓了一跳。
好在三蹦子这种东西非常的稳,只要不是疯狂的左右扭动龙头,就不至于发生侧翻。
惊魂稍定之后,孙世瑞开始尝试着操作三蹦子。
三轮车的特点是又稳、又简单,载重和续航也都不错。
孙世瑞一脸震惊:“这……这是木牛流马?竟有如此神奇吗?”
王策笑着说道:“这是太平道的神器,你就当它是木牛流马吧。不过你省着点用,车里的法力用完之后,就开不动了。”
孙世瑞试了一会,觉得真是妙用无穷。
他坚定的表示,今晚的突袭,一定要让他架势三蹦子。
吃完晚饭之后,车队便开始出发了。
一开始,孙世瑞还担心夜间行车不安全,没想到这些车辆居然还有非常明亮的大灯。
灯光下,全面的道路看得一清二楚。
三十辆车子,载着三百名战士,在黑夜中发起了一次长途奔袭。
在古代,莫说是日行百里,就是日行六十里,士兵也非常疲劳了。
而三蹦子的时速是三十公里起步,也就是一小时就能跑六十里。
百里的路程,对三蹦子来说撑死了也就是两小时的事情。
孙世瑞等人都抢着驾驶三蹦子,而王策则是坐在车斗里,沉思着待会的战术。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
坐在车上的战士,大多数是安平县本地人。
他们不断向王策汇报着行程。
当车队快要抵达安平县的时候,王策将一个小物件分给大家。
这东西,就是打火机。
这些打火机是王策上次开箱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
天策军的战士们在开枪的时候,使用的是老式的火折子。
这玩意又麻烦又危险,经常容易出错。
而打火机就太简单了。
王策招呼车队停下,然后给每个战士都发了两个打火机。
黑夜中,到处是战士实验打火机的“哒哒”声。
王策亲自讲解了今晚的战术,吩咐大家注意安全。
对于这种必胜的战役,战士们的心态都很好。
三十辆车开始加速前进。
前方,已经能够看到安平县城的轮廓。
在城外,星星点点有不少篝火。
那些在野外露营的,应该都是背叛大明的官兵。
那些叛军已经听到了车队的声音,纷纷从篝火边上站了起来。
王策估算着双方的距离,然后下达了开灯的指令。
一瞬间,三十辆电瓶车的大灯全部打开。
明晃晃的灯光,把那些叛军照得很清楚。
叛军一片哗然,他们不知道那些闪烁着强光的东西是什么,一个个吓得往后逃窜。
王策紧盯着那些明军,只见他们的装备、气色等等,都还算不错。
这些职业军人的身体素质,比他手下的义军可要好多了。
不过这些叛军丝毫没有斗志,在黑夜中遇到突然袭击,顿时乱作一团。
当三蹦子行驶到一百米左右的时候,开始集体左转。
天策军的战士蹲在车厢内,端起火枪,将枪口对准叛军的营地。
“砰砰砰”的枪声中,只见营地里的叛军士兵纷纷倒下。
不过那些叛军可比山贼要机灵的多。
听到火枪的声音,叛军有的去找盾牌进行遮挡,有的趴在地上躲避子弹。
车队从营地附近驶过,除了前面两波射击效果好,后面的射击效果就要差很多了。
从叛军的营地里传来马蹄声,两百多名骑兵杀气腾腾的从营地里追了出来。
战马的速度,在短途冲刺还是挺快的,所以很快就接近了车队。
看到这一幕,王策不禁乐了。
电瓶车的速度其实还是挺快的,现在之所以慢,是骑手们压着车速,保持车身平稳,让车上的士兵能够更好的进行射击。
现在叛军的骑兵追了过来,骑手们全都提高了车速。
天策军的战士端起火枪朝叛军骑兵射击,一轮齐射之后,将紧追不舍的骑兵放倒了十几个。
那些骑兵顿时感到害怕了,纷纷勒住马,郁闷的目送王策等人远去。
车队来到城门边,向城头上的人大声呼喊,让他们打开城门。
那些士兵举着火把往下看,发现王策、刘瞎子、孙世瑞等人全都在队伍里。
这样的人员构成,当然不可能是敌人伪装的。
于是,城门缓缓开启了。
而叛军也发现了这边的情况,一个个撒脚如飞朝这边跑来。
看着那些叛军火急火燎的样子,王策笑着让一百多名火枪手跑上城墙。
然后王策又让七八辆三蹦子堵在城门口,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围栏。
火枪手就躲在电瓶车后面,将火枪放在车栏上作为稳定支撑。
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叛军士兵。
其实王策对这些叛军的印象还是挺不错的——他们身体素质好,有一定的作战经验,有一些作战意志,并且知道随机应变。
比如遇到火枪,他们没有吓得到处乱窜,而是采取了正确的应对措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