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翅膀扇起的风

作品: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作者:作者山语清风|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4 16:27:00|字数:4594字

刘禅的大集市,品种丰富,储量充足的货品,安全贴心的环境,成了众多牧民心中的圣地。

而汉军通过千里破袭赫利部,为自己子民撑腰的举动,也让许多人动容。

赫利部就这么悲催的作为了杀鸡儆猴的这只鸡,而汉军也通过实际行动,将河套的正式管辖落在了实际。

只要汉军在的地方,不论是集市,还是行走在部落之间的姜维商队,都成为牧民们信赖的公正化身。

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姜维不得不增加了商队里识字士兵的比例。

按照刘禅的安排,有懂汉话的牧民来交易,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优惠,主动学习汉字的牧民越来越多。

这正是刘禅喜闻乐见的,他集中军队里的文书,以及从成都调配回三十多个培训过的少年,

专门负责在河套大集市时,给愿意学汉字汉语的牧民讲课,进行扫盲启蒙。

律法,文化,商品,无论战前,还是战后,

刘禅并没有去冲锋陷阵,而是用汉中成都的工业化生产,串联起后勤保障,以及战后草原的治理。

蜀地,汉中,兴汉城的屯田,积累了大量的粮食储备。

而侧重点不同的工坊,已经将钢铁的冶炼,茶叶,盐,石蜜等的生成,变成了高效率的工业流程。

现在游走各地的商队,已经悄悄地改变了各地的商品结构。

来自蜀地的各种商品,不仅质量好,供货还非常稳定。

更不用说支援战备的兵工生产了。

光是汉中的锁子甲流水线,就已经覆盖了目前六千多战兵的换装。

而交通方面,拓宽改造过的金牛道,岐山道等便捷通路,以及兵站运输体系,

将之前动辄十五天以上的粮草运输时间,硬生生缩短到五天左右。

兵站与兵站之间只需一天的时间间隔,让运输通道之间的防御也变得更加高效。

这些战时的兵站,战后依旧得到了保留。

作为安全高效的运输途径,刘禅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将河套与汉中天水等地,紧密联系到了一起。

他要的并不是曹魏那种,所谓名义上的臣服与互市,也不是鲜卑那种劫掠,用武力夺取财物。

而是恩威并施,用军事确定话语权,用律法规范行为,

最终用商品,用利益,把草原上的牧民和他捆绑在一起。

这并不是他生而知之,而是他作为现代国人,近乎常识一般的抄作业。

就连马谡,对于刘禅的很多操作,也需要很久之后,结合其他地方的布置,才看出来刘禅为什么这么做。

其实刘禅有个屁的高瞻远瞩啊,他只是照抄了一点点祖国那些行之有效的经验,进行了本土化的落地。

而这一点点正确的事情,就在这个时代,产生了奇妙的变化。

随着汉军大集市,以及赤甲武装马车商队的游走,越来越多的游牧部族开始有意识地靠近河套生活。

这里不仅安全便利,更有汉军的庇护,更何况,一场北地郡大战,让这周围空出来多少草场。

更让刘禅意外的,是因为废奴令的影响,短短两个月的时间,

从各个部族主动或者被动解救出来的汉人,就超过了三千人!

有了这些汉人的帮助,刘禅只需要从天水等地招收少量的百姓,

就可以在前套后套这边,顺利完成屯田与工坊的建设。

而随着黄河的解冻,水路运输开启,配合兵站作为中转驿站,更多的水泥钢材开始运抵高阙塞。

每个月过来交易的部族牧民惊奇地发现,汉人仿佛有仙法,这里几乎一天一个样,

到了五月底,随着北地,朔方,五原三座城池的建成,整个河套平原完全恢复了汉时的治所。

刘禅也终于可以放心地回成都了。

曹魏这边,新帝登基,曹真靠着曹休的石亭之战,总算压过了世家一头,

经过与世家之间弹压与妥协,洛阳的局势最终稳定下来。

这时候的他才发现,当初布置的几条方略,襄阳司马懿折戟,扬州曹休变佯动成了将计就计,

而张合大军进入子午谷不过二十余里,就被无所不在的袭扰弄得疲惫不堪,差点营啸,只能无功而返。

与之成为鲜明对比的,是那贼蜀汉军,竟然大破鲜卑联军,

不仅硬生生破解了曹真的驱虎吞狼之计,

更是将街亭—安定到草原彻底连成了一体。

他期待的汉军自乱根本没有任何迹象,

反而不知不觉中,被汉军截断了关中与西凉的通路,成为心腹大患!

曹真这才开始多方调集物资人马,可是,如果动手,能从哪开始呢?

曹真的脑袋更疼了。

而东吴这边,想要孙家的体面,不惜将自己的亲妹孙尚香害死,顺便嫁祸给曹魏的孙权,

当听说孙尚香平安抵达成都的消息,又惊又怒,惊的是担心他的谋划暴露,为天下人不齿,

怒的是亲卫办事一点也不靠谱,孙家的脸面,就这么送回了蜀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方便以后阅读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第116章 翅膀扇起的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第116章 翅膀扇起的风并对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