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太行山上的烽火守护者

作品: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作者:李梦婷|分类:其他|更新:2025-07-04 12:59:33|字数:5832字

这场持续三个半月的战役,晋察冀军区部队共作战650余次,毙伤日伪军5900余人,破坏铁路300多公里。战后,聂荣臻看着疲惫却满脸自豪的战士们,眼眶湿润了:"这是人民的胜利!"

五、烽火中的温情

1940年8月的井陉之战,八路军战士从战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小女孩。聂荣臻得知后,立刻让人把孩子接到指挥部。他蹲下身,用手帕轻轻擦去孩子脸上的灰尘,又拿出缴获的饼干喂给她们。

"虽然是敌人的孩子,但她们是无辜的。"聂荣臻在给日军指挥官的信中写道,"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他亲自安排战士护送孩子回到日军据点,这一举动在中日两国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聂荣臻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每次部队转移,他都要亲自检查是否有扰民行为。有一次,一个战士不小心踩坏了老乡的庄稼,他立即让战士赔偿,并在全军开展纪律教育:"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决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

六、坚持敌后斗争

1941年至1942年,是晋察冀根据地最艰难的时期。日军推行"三光政策",根据地面积缩小,物资极度匮乏。聂荣臻和战士们一样,每天只吃两顿掺着野菜的小米粥,却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他带领军民开展地道战、地雷战,创造性地将村庄改造成坚固的堡垒。在唐县花盆村,他亲自指导村民挖掘地道,和老乡们一起搬运泥土。地道挖成那天,一位老大爷拉着他的手激动地说:"聂司令,有了这地道,鬼子来了我们也不怕!"

面对日军的频繁"扫荡",聂荣臻指挥部队灵活作战。在一次反"扫荡"中,他带领机关人员连续转移十几天,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有一次,他们在一个山洞里躲避日军搜索,洞内又冷又潮,聂荣臻却笑着对大家说:"这可比诸葛亮的茅庐还高级呢!"

七、铸就不朽丰碑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聂荣臻率领晋察冀军民进行大小战斗3.2万余次,毙伤日伪军35万余人,建立了拥有150余县、2500万人口的抗日根据地。这片由血肉筑成的根据地,像一把尖刀插在敌人心脏,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5年8月,当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聂荣臻站在军区大院里,望着飘扬的红旗,久久不语。八年抗战,多少战友倒下,多少百姓牺牲,这一刻的胜利,来得太不容易。他转身对身边的战士说:"记住,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永远守护好这片土地。"

聂荣臻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不仅在于卓越的军事指挥,更在于他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用智慧和勇气守护着这片土地。他的故事,是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行。每当人们走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看到那些泛黄的照片和陈旧的文物,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的烽火岁月,以及那位儒雅而坚毅的指挥员,在太行山上留下的深深足迹。

喜欢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方便以后阅读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聂荣臻:太行山上的烽火守护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聂荣臻:太行山上的烽火守护者并对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