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线电台 第一部分

作品: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作者:李梦婷|分类:其他|更新:2025-07-04 12:58:56|字数:4612字

雪线电台第一部分

1953年初春,朝鲜半岛的寒夜依旧刺骨,临津江畔的冰层在狂风中发出令人牙酸的挤压声。志愿军某部通讯排的地堡里,煤油灯在穿堂风里明明灭灭,报务员苏晴的手指在冻僵的发报机按键上机械地敲击着,突然,电流声戛然而止,指示灯熄灭了——发报机的真空管被极寒天气彻底冻裂。

"美军即将发动新一轮攻势,必须在三小时内把敌军炮火部署传给指挥部!"连长王大勇的拳头砸在结着冰碴的木桌上,震落了墙角悬挂的冰棱,"但方圆十里的树林都被美军火力覆盖,根本无法架设临时天线!"

空气瞬间凝固,唯有寒风从地堡缝隙钻进来,卷起墙角的碎雪。卫生员周小棠突然注意到墙角那盆冻成冰坨的白菜——这是战士们用最后的口粮腌制的,如今叶片与冰晶融为一体,在灯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她的目光扫过旁边的铁皮罐头盒,突然喊道:"我有办法!用冰晶和罐头盒做抛物面天线!"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王大勇抄起刺刀就开始削冰,刀刃与冰块碰撞,溅起细小的冰渣:"小棠,你讲讲原理!"

"我在大学学过无线电,"周小棠一边用绷带裹紧冻得麻木的手指,一边解释,"冰晶的介电常数高,能增强信号折射,铁皮罐头可以聚能。只要把冰磨成抛物面,再把发报机的线圈对准焦点..."她的声音被呼啸的风声吞没,但战士们已经默契地分工行动。

地堡外,暴风雪肆虐。战士老吴把自己的军大衣铺在雪地上,跪在上面用刺刀削冰。每一刀下去,手指都像被无数钢针扎刺,很快失去知觉。但他咬着牙,硬是将冰块削成直径半米的凹面。苏晴则把发报机的线圈拆下来,用冻僵的手指重新缠绕,试图增强信号强度。

当冰晶天线终于架设在地堡顶部时,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苏晴深吸一口气,按下发报键。然而,耳机里只有刺耳的杂音。"角度不对!"周小棠顶着风雪爬上屋顶,用冻得通红的手调整天线角度。突然,一颗照明弹划破夜空,将雪地照得亮如白昼——美军巡逻队发现了异常!

"快撤!"王大勇举起枪,对着照明弹方向射击,试图干扰敌军视线。子弹在冰面上溅起朵朵冰花,周小棠却纹丝不动,继续微调天线角度。就在这时,耳机里突然传来清晰的电流声!苏晴激动得几乎落泪,立刻开始发送情报,滴滴答答的电码声与枪声交织在一起。

美军的子弹擦着天线飞过,将冰晶击碎一角。老吴见状,毫不犹豫地扑上去,用身体护住天线。冰冷的金属罐头盒贴着他的后背,寒意渗入骨髓,但他咬牙坚持着,直到苏晴完成最后一个字符的发送。

情报成功送出的同时,老吴也因长时间暴露在严寒中,陷入昏迷。三天后,志愿军根据这份情报,提前转移阵地,并在美军发动攻势时给予重创。而那个用冰晶和铁皮罐头搭建的临时天线,被战士们小心翼翼地保存下来,成为了战争中智慧与勇气的象征。

战后,当苏晴回到祖国,在军事博物馆讲述这段故事时,展柜里陈列的冰晶天线模型旁,始终放着一张老吴康复后的照片。照片里,他的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身后是万里晴空,仿佛在诉说着:在绝境中,只要不放弃,智慧与勇气终将战胜一切。

雪线电台 第二部分

永不消逝的电波余韵

1953年深秋,苏晴踏上祖国土地时,北平车站的广播正播放着《志愿军战歌》。她攥着那个装着冰晶天线残片的木盒,手指摩挲着盒盖上凹陷的弹痕,仿佛还能感受到临津江畔刺骨的寒风。组织原本安排她到南方休养,但她婉拒了:“我想把临时天线的技术整理出来,或许能帮到更多人。”

在沈阳军区的通讯研究所里,苏晴的办公桌堆满了泛黄的笔记和草图。她与科研人员反复试验,将冰晶天线的原理进一步优化。一次试验中,年轻技术员小张不慎将锡箔纸掉在结冰的水槽里,意外发现混合材质能增强信号接收。这个灵感让苏晴彻夜未眠,她带着团队连续奋战三个月,终于研发出一款适用于极寒环境的便携式应急通讯装置。

老吴得知消息后,坐着绿皮火车从南方赶来。他的轮椅碾过研究所的水泥地,在实验室门口停下。苏晴迎上去时,看见他怀里抱着个包裹——是用红绸布仔细包裹的铁皮罐头盒,正是当年冰晶天线的核心部件。“小苏,它该回家了。”老吴声音哽咽,“这玩意儿跟着我走南闯北,现在该让更多人知道它的故事。”

1959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馆,冰晶天线作为重要文物展出。开展当日,苏晴站在玻璃展柜前,看着复原的冰晶天线模型在灯光下闪烁。旁边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战士们在风雪中搭建天线的珍贵影像,画外音是王大勇连长的录音:“那天的雪大得能把人埋住,但我们知道,电波就是我们的眼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方便以后阅读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雪线电台 第一部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雪线电台 第一部分并对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