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后续

作品: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作者:南明蓠惑|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4 11:23:13|字数:6010字

又想起了唐仨仁说的那句话:“一级哄一级,一直哄到朱皇帝....”

“别愣着了,你不是让二虎去濠州调查了吗?很快就会有消息的,明天我陪你一起去唐家铺,也不要冲仨伢子发火,他或许早就察觉到了什么,只不过也明白你的脾气,正好又有一个想‘上进’的毛镶....”

听到马皇后的话,老朱总算是稍微好了些,生气,怎么可能不生气,唐仨仁这小子,枉自己这么看重,居然因为害怕担责就将这么重要的事情推给了毛镶。

“大明的官,狗都不当.....”呃,这话好像是当初唐仨仁喝多了的时候来的一句,村长似乎确实不叫官,但有封地的村长——好像依然不是官吧?

老朱在心里默默嘀咕着,却也明白,这世间的事儿,哪里能分得那么清楚。唐仨仁虽有不对,可若非是唐家铺的原因,那些从濠州逃过来的人能够幸运的抵达应天附近,却也逃不过天花的索命。

说到底也是因为唐家铺,濠州的事才能够这么快被他老朱知晓,不然以那些家伙的尿性,只怕要等将来某一天老朱动身前往濠州之时才会有所察觉。

“罢了罢了,等二虎回来,看看他究竟查到了什么。”老朱叹了口气,自从看到马皇后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了,看到太子朱标在唐家铺操练一番后越来越健壮了,加上秘书团的出现让老朱的工作量远没有之前那么大了,这暴脾气自然也就轻了许多,见状,轻轻拍了拍他的手,以示安慰。

“明日去了唐家铺,一切自然能够知晓,看这小子有什么说辞没有....”老朱沉声道,眼神中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坚定与果决。唐仨仁不管做了什么事,只要不是造反这样的事情,老朱表示都可以接受。

因为唐家铺每天给他老朱赚的钱,实在是太多了。

作为大明的皇帝,老朱深知金钱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明初,每一分钱都得用在刀刃上。唐家铺的存在,无疑为他的国库增添了不少的收入,自然能让他的统治更加稳固。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这一次老朱除了与马皇后同行之外,特意将李善长叫上了,如果濠州的事情与李善长真没有多大关系的话,那就借这个机会敲打一番,如果有直接关系,那么不好意思,你李善长死罪或许不至于,但这丞相就别想了,赶紧致仕回家去吧。

太子朱标要留在皇宫坐镇,虽然现在有秘书团了,但皇帝和太子都不在皇宫的话,万一有什么事情需要老朱亲自处理的,总不能还派人将奏折送到唐家铺来吧?这途中万一再出个什么差错啥的,耽误的可就不是一件事了。

至于那些大臣?

“老朱你从一开始就是准备着大权独揽的,有没有那些大臣,很多事情你也一个人去处理了,反正也不闲累,只要他偿不自己作死,你就将他们全当成工具人得了....”

见到唐仨仁时,唐仨仁正在一处工地上,似乎要新建一座大房子,叫什么“厂房”,老朱也不嫌这里吵闹,直接就跟唐仨仁说了一下濠州的事,同时也在考虑要不要将一些胆敢乱来的官员先杀上一批,尤其是贪官啥的。

贪的银两超过六十两,不仅本人要剥皮,九族消消乐也会来上一波,老朱说的。

“工具人?啥是工具人?”

老朱有些不理解唐仨仁说的这个“工具人”是个啥玩意,唐仨仁想告诉他有一种“人”叫机器人,不知道疲倦的那种,延伸到普通人的身上,就是真正的活人“牛马”,不被当人的那种。

“呃,就是老朱你那秘书团的那些人....大明最底层的官员也算....”

其他朝代的底层官员或许不好说,但大明最底层的那些小吏们,绝对是有史以来最凄惨的,没有正式的月俸,因为老朱规定所有没带品级的小吏,都不算朝廷的“编制人员”,肯定是不享受朝廷的俸禄的。

就像是之前提到过的韩国公,国公府上除了几个有正经朝廷文书的男丁能够有俸禄之外,其他所有人都需要韩国公自己掏钱养着的。

“这个好,如果这就叫工具人的话,咱巴不得所有官员都是工具人....”

唐仨仁一头黑线,果然还得是老朱啊,不把官员当人的,只有老朱了,当然哪怕是在大明,最终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永远只会是最底层的那批人,不管是百姓也好,衙门的吏也罢。

吏有一点比百姓要好,就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还可以去扯上司的虎皮去狠狠的盘剥更底层的老百姓,这也是有史以来各种所谓“火耗”的来源。

在唐仨仁眼里,老朱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件事,他一直认为只要成了衙门的人,就能够养活自己了,却从来没有想过,他现在不再是当年那个苦哈哈朱重八了,他现在是朱元璋,大明洪武皇帝,代表着大明最大的衙门。

正因为如此,他站在了不一样的角度看待大明的官员们,只不过老朱自己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方便以后阅读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第51章 后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第51章 后续并对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