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脸色骤变,浑身微微一颤,瞳孔紧缩。
他终于明白这几日眼皮跳的原因。
“晦气!”
孙坚怒不可遏。
他本欲借助孙康之力集结兵力南下,与陈登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力求一举拿下广陵郡。
不曾想,局势发展远超预期。
“详细说来!”
小兵将所知之事一一告知。
与实际情况相差无几。
“真是废物!”
听完后,孙坚震怒不已。
身旁黄盖开口道:
“主公,不过糜竺而已。”
“若东海不愿相助,末将愿领一军,星夜追赶。”
“必斩糜竺首级!”
黄盖奉命出征。
为了一统徐州的大战,江东军耗费无数资源。程普镇定自若地说:“不必太过忧虑,即便糜竺投靠刘备,只要我们胜了这场徐州之战,日后有的是机会对付他。”
他沉思片刻继续说:“若逼得太紧,糜竺可能转向袁术,从东海南下,与陈登联手夹击我们,那局面就棘手了。”
韩当皱眉质疑:“陈登真敢反叛?”
争论间,孙坚猛地拍案而起,怒火中烧。“此事绝不能容忍。”他果断下令,“黄盖听令,即刻率军沿岸北行,避开陈登主力,直取琅琊,剿灭糜竺。”
无视众议,孙坚坚持要黄盖完成任务。
...
深夜。
月色隐于乌云之后,大地陷入浓重的黑暗。
兖州境内,泰山郡南部的一座小城内,刘备大军悄然进驻。
县衙之内,急促的脚步声打破寂静。“主公,锦衣卫求见!”
“请他进来。”
刘备稳坐厅堂,目光如炬。案几上摊开一幅地图,徐州的山川地貌清晰可见。
“泰山、琅琊两郡地形险峻,行军不易。”刘备凝视地图,眉头微蹙。
“若想顺利迎接糜竺的队伍,必须有人领军直取东安县。”
“唯有攻下东安,才能更稳妥地将糜竺迎过来。”
刘备环视殿内诸将。
此次南征徐州,他从冀州带来了大量兵力,包括吕布、张辽、高顺及旧部八健将,如今全数出动,连同蓝玉也一同派上战场。
“主公,末将愿领兵奇袭东安!”蓝玉主动请缨。
“好!”刘备大悦。
“琅琊一带,可能仍有孙坚与袁术的残部驻扎。”刘备提醒道,“此番袭击东安,不求歼敌太多,只求夺取城池,确保泰山郡与琅琊郡间的通道畅通无阻。”
“主公尽可安心,末将明白何为当务之急。”蓝玉拱手领命,言简意赅。
随即,他即刻离殿,返回营中部署人马,奔赴东安。
不久后,一名锦衣卫入殿通报:“主公,东海方向传来消息,糜竺已开始行动。”
“糜竺与曹豹率军殿后,而孙乾则带领东海的主力部队、百姓以及钱粮,正朝琅琊方向行进。”
“不出差错的话,五日内,东海的先锋部队便会进入琅琊境内。”
刘备听罢,满意颔首。
糜竺的归附,无疑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徐州境内依然有支持邺城朝廷的力量存在。既然如此,就必须善加利用,无论如何也要接应这支军队。即便代价再大,也在所不惜。
目标只为世人所见!
只要归顺朝廷,只要你肯来。
哪怕路途遥远,我也亲自接应。
“还有其他重要情报吗?”
刘备再次问道。
“主公,豫州的曹操,也组建了一支情报机构。”
“名为暗卫。”
“锦衣卫的弟兄们,在东海察觉到暗卫的存在。”
得知曹操成立情报机构的消息后,
刘备微微一惊。
“明面上争不过,开始在暗处较劲了吗?”
四周寂静无声。
郭嘉沉思片刻说道:“豫州与徐州西部相连。”
“曹操的势力插手,不过是想分得一份利益罢了。”
这一点,谁都看得明白。
“曹操的意图,与主公相同。”
“只等袁术和孙坚相互消耗至生死存亡之际。”
“再突然发难,吞并徐州的土地。”
郭嘉分析道。
在此之前,曹操曾攻打过徐州。
只是被吕布偷袭成功。
此刻曹操心中想必不甘。
于是将目光转向了徐州。
“若曹操势力介入,或许会有变数。”
郭嘉对曹操手下谋士荀彧颇为忌惮。
刘备听闻此言,
立刻转身看向张辽。
“高顺!”
“属下在!”
高顺上前一步,恭敬待命。
刘备开口道:“东海的军队,糜竺是关键人物。”
“如今糜竺殿后,孙乾恐难以支撑。”
“你带领陷阵营的兄弟,装扮成平民。”
“分散行动。”
“秘密潜入东海、郯城等地,寻找孙乾的行踪!”
大军南下,必定会遇到阻碍。
但数百人分散行动南下,
就不会引起太大注意。
东海郡,夕阳西下,余晖染红了天际。
糜竺与曹豹率部断后,在官道上行进。另一边,黄盖从海路赶来,领军抵达此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