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引以为豪的百鸟朝凤枪法,在吕布面前不堪一击。
“若吾得悟百鸟朝凤第三十六式,或可与之抗衡。”
王允急切难耐。
本欲除董卓,却不料吕布突现。
“吕将军,吾等联手除董,何以阻拦?”
王允再度呵责。
吕布冷眼回应:“董卓吾自会料理,毋需阁下指点。”
“在我未点头前,谁敢妄动?”
吕布扫视全场。
而后转向董卓。
“董仲颖,今日你亦尝败果?”
吕布居高临下,俯视董卓。
“如今汝众叛亲离,无人相救!”
步步逼近,吕布逐渐靠近董卓。
“击杀董卓之功,未必归于你。”
一语惊起,外界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见一骑白马银枪,跨照夜玉狮子而来。
赵云突至,令所有人措手不及。
“师兄,昔日洛阳分别,今日重逢。”
赵云到场,寥寥寒暄。
“若子龙有意得此首功。”
张绣沉思片刻。
“如此,吾献此投名状!”
言毕,张绣飞身出击,直逼吕布。
“子龙,吾为你牵制吕布三息,足否足以诛杀董卓?”
张绣虽非吕布敌手,但北地枪王名不虚传。他毅然迎上,与吕布交锋。
“你敢?”吕布大怒,一面对抗张绣,一面转身查看。
不远处,赵云策马疾驰,已至董卓近前。
董卓尚未起身,便被赵云一枪刺中脖颈。
鲜血四溅,一代霸主董卓连呼救声都未及发出,便倒地身亡。
击杀董卓者,乃常山赵云!
“赵云,纳命来!”
吕布目睹此景,震怒异常。本该属于他的功绩,竟被赵云夺走。
在众目睽睽之下,董卓之死归于赵云而非他吕布。
“张绣,你我同门,今日同赴黄泉!”
怒火中烧,吕布全力出击,逼得张绣连连后撤。
“师兄,赵云来助!”
斩杀董卓后,赵云率马加入战局,与张绣联手共抗吕布。
两人齐心,力战吕布。
与此同时,长安内外陷入混乱。
马蹄轰鸣,震动大地。
西凉军、并州军、冀州军三支部队在城内外激战不止。
大街小巷皆成战场。
长安百姓紧闭门户,祈愿战乱早日平息。
樊稠虽守长安,却需同时应对并州与冀州大军。
一时难以兼顾。
长乐宫内,牛辅与张辽的军队鏖战正酣。
“吕布这逆贼,竟敢反叛!”
“快来人,将门外的并州兵剿灭!”
此章节重点描述了张绣与赵云联手对抗吕布的情景,以及长安城内多方势力混战的场面。
牛辅尚未得知董卓已亡的消息。
"相国陷入危局,速去救援!"
"冲杀过去!"
在西凉军中,对董卓最忠诚的人非牛辅莫属。
然而,张辽并未让他得偿所愿。
而是派兵将章台街彻底封锁。
包括宫门四周,皆是张辽精心布置的埋伏。
"为奉先争取时间,所有人只许进不许退!"
...
未央宫前,未央殿外。
局势愈发清晰。
天子被护于中央,百官环绕。
台阶上下,尸横遍野。
鲜血流淌,惨烈至极。
"放肆!"
吕布怒火更盛。
招式愈发狂暴,大开大合。
赵云与张绣齐心合力,以巧制强。
已与吕布激战三十回合。
双枪并举,对抗画戟。
毫不退让!
气势碰撞间,现场气氛肃杀至极。
围观者屏息凝神,仿佛窒息。
大战核心区域数步之内,无人敢近。
"赵云,你夺我功,必杀你!"
吕布怒不可遏。
一招攻出,方天画戟势若雷霆,直逼赵云要害……
---
"师兄,稍退一步!"
赵云急促示意张绣后撤。
随即,他神情严肃,全神贯注。
全力出击,手中龙胆亮银枪直取吕布的方天画戟。
铛!
刺耳的金铁交鸣声震撼全场。
余音回荡,震耳欲聋。
众人面露惊色,情不自禁地后退,同时下意识掩耳。
赵云连人带马被震退半步。
“果然很强。”
他不得不承认,吕布的实力远超想象。
“依理而论,我该唤你一声师兄。”
赵云的师父童渊与吕布的师父李彦乃同门师兄弟,李彦更是赵云的师伯,而吕布入门更早,确是赵云的师兄。
“师弟愿领教师兄的无双画戟!”
战意激发,赵云气血翻腾。
张绣在后低声提醒:“子龙留意。”
尽管童渊与李彦的枪法难分高下,但吕布天赋卓绝,天下间恐无人能与之比肩。
张绣深知赵云亦非凡品,却仍逊于吕布几分。
“狂妄!”
吕布厉声怒喝。
他所学皆以蛮力见长,故李彦曾建议他用画戟。
这兼具力与巧的战戟,足以助他横扫天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