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还是边疆士卒战斗力更强。
“好,我同意出兵,围剿刘备!”
袁谭几乎没有思考便答应了。
“刘备也有今日?”
袁尚咬牙切齿地说。
渤海一战中,袁尚的一只耳朵被管承割掉。
至今未能康复。
“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直接杀向中山郡!”
“先捉拿刘备,再除掉管承。”
“平定中山郡后,再请父亲从北海返回。”
袁尚开口说道。
“何不立刻请父亲从北海返回?”袁熙忽然说道,“届时多路大军齐发,直取中山郡。”
此话令严纲心中一沉。若袁绍自北海前来支援,渤海郡中的局势将更加复杂。
严纲正思索对策时,郭图抢先发言:“二公子,此举不妥。”
“不妥?”袁熙转身看向郭图,疑惑地问,“如今正全力对付刘备,有何不妥?”
郭图冷静分析道:“主公在北海有自己的考量。若三位公子联手击败刘备,夺取冀州后,主公再于北海振臂一呼,青州诸郡必然望风而降。到那时,主公便可掌控青、冀二州。”
郭图的话让大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掌控青、冀二州?袁家三兄弟呼吸都急促起来。
片刻之后,逢纪打破寂静:“先前刘备在冀州势如破竹,为何局势骤然转变?”
逢纪目光锐利地盯着严纲,试图找出答案。
严纲冷哼一声:“你们袁家兵微将寡,但这不代表我们幽州军队也是如此。长年戍边,我军将士皆是从生死之地磨砺而出,个个都能以一敌十。”
郭图听后勃然大怒:“放肆!”
逢纪略作沉思后说道:“此言并非全无道理。”
边境守军首要任务便是保命。
能在胡人侵扰中存活的士卒,绝非凡品。
刘备兵势虽盛,但面对久经沙场的边防将士,落败也在情理之中。
这一念间,逢纪的疑虑消减大半。
“即便如此,你们要击败刘备仍非易事吧?”
逢纪心中仍有半分疑虑未解。
严纲从容答道:“这有何难?”
“我家主公略施巧计,只说愿与刘备联手共取冀州。”
“待刘备信以为真,我们再出其不意发起进攻。”
“目前刘备已撤出博陵。”
“我幽州军正准备攻打中山。”
严纲分析道。
“只是担心魏郡的关羽率部北上。”
“所以才请渤海诸将协助,阻击关羽。”
说完,严纲退至一侧。
逢纪捋须沉思片刻。
“一切尘埃落定后,冀州土地如何分配?”
“还是按最初的约定?”
逢纪此言一出。
严纲冷声回应:“最初的约定?”
“袁绍如丧家之犬般被刘备逐出冀州。”
“是我方力挽狂澜,克服重重困难。”
“事情结束后,冀州之地,你们只能得到魏郡、甘陵和渤海三郡。”
“其余的,尽归我家主公孙瓒所有!”
语气嚣张。
极为嚣张。
袁谭、袁熙、袁尚三兄弟勃然大怒。
“公孙瓒太过分了!”
偌大的冀州,
总共十个郡,最后竟让公孙瓒占去七郡?
这怎么说得过去?
三兄弟齐齐摇头。
不认可严纲的说法。
严纲说道:“若是不肯出兵,也无妨。”
他继续说道:“待我军攻下冀州后,连渤海郡你们都将难以保全!”
此言一出,立即惹怒了在场所有人。
袁氏的部将们纷纷拔剑,剑锋直指严纲。
逢纪和郭图交换了一个眼神后,郭图向前跨出一步,示意部下收起武器。
“好,我们答应你的条件。”郭图开口说道,“冀州七三分。”
话音刚落,袁家三兄弟便表示不满。
逢纪赶紧上前劝慰袁谭等人。
片刻后,众人送走严纲,返回殿内。
袁谭质问逢纪:“先生先前为何阻止我动手?”
逢纪答道:“大公子,我有一计。”
“此计无需费力,便可夺得冀州!”
“无需费力,便可夺得冀州?”袁谭怒意消散,急切询问逢纪有何妙策。
逢纪解释说:“可派军队驻扎在博陵一带,静观其变。”
“不论刘备取胜,还是公孙瓒获胜,我们都可趁他们大战刚结束时,以逸待劳出击,夺取胜利成果。”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连连点头。
郭图补充道:“为防意外,需派遣一支队伍前去假装支援。”
“一支军队留守渤海,另一支负责接应。”
“三位公子可各自承担一项任务。”
援助、驻守、接应,这三个任务摆在面前。
袁谭、袁熙、袁尚彼此对视,心领神会,决定通过抽签来决定各自的职责。
不久后,抽签结果揭晓。
袁谭被安排去负责援助,袁熙留守渤海,袁尚则负责接应各方。
三兄弟接下任务,各自职责分明。
逢纪协助袁熙留守,郭图则随袁谭前往支援。袁尚领军居中策应,无需额外配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