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
淳于琼腹中空虚。
“这不合常理,主公离开邺城应直趋北上,返回渤海才是。”
因此,淳于琼逃出魏郡后绕道巨鹿,又进入甘陵地界。
沿着东北方向撤退便可归至渤海。
他一直认为会在甘陵见到袁绍。
然而事与愿违。
粮草耗尽的消息传来,让本就焦躁的淳于琼更加暴怒。
“知道粮食告罄又如何?为何不见你拿出解决办法!”淳于琼斥责副将,语气中满是失望与愤怒。
副将欲言又止,却听淳于琼呵斥道:“莫要再提‘抢’字!今日我们要‘借’粮。”
未等副将反应,淳于琼已扬鞭策马,领兵直扑不远处的小村庄。
“全军搜寻粮草,不得有误!”淳于琼一声令下,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入村庄,肆意翻找。
村民们只能蜷缩在家门后,眼睁睁看着辛苦积攒的粮食被尽数取走。
忽然,探子来报:“村中藏匿着一支队伍,约二百人规模,他们击毙我方数十名兄弟,并夺取战马。”
此消息犹如点燃了火药桶,淳于琼勃然大怒:“何方匪徒竟敢这般放肆!”
他亲自披挂上阵,率百余骑杀向村外。
很快,目标锁定。淳于琼高喊进攻,自己更是冲锋在前。
然而,当距离那支队伍越来越近时,淳于琼却察觉到异样——对方并未表现出慌乱,而是带着一种难以捉摸的神情。
就在淳于琼心中泛起不安之际,一声尖锐的号角划破长空,埋伏已久的敌军从四面八方涌出。
村道两旁,骤然拉起一条三指宽的绳索。
绳索绷得笔直!
绊马索!
马儿受惊狂奔。
淳于琼坐下的战马猝不及防。
…………
被绊马索瞬间绊倒在地。
骑在马上的淳于琼也随之重重摔下。
眼前金星乱舞。
神志还未完全清醒,淳于琼刚挣扎起身。
便被一个飞速冲来的身影,一枪击倒。
“左右动手,拿下他!”
那人一声令下。
转瞬之间,淳于琼被五花大绑。
远处淳于琼的手下见到主帅被抓,顿时没了主意,四散而逃。
有人丢下粮草逃跑,有人带着粮草逃跑。
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被活捉的淳于琼试图询问对方的身份。
之前用枪击倒他的年轻人开口了。
“听说邺城附近有支渤海军队逃到这里。”
“如果不是的话,那你应该就是他们的首领吧?”
年轻人打量着淳于琼,眼神充满探究。
淳于琼灵机一动。
“并非如此,我是刘备部下的将领。”
“如今正追击袁绍,路过此处。”
这话让年轻人哈哈大笑。
“你以为我是没见过世面的毛头小子?”
年轻人笑着反问淳于琼。
“刘备军向来以仁义闻名,从不掠夺百姓,即使当年青州、徐州的黄巾军和黑山贼归顺后,也都洗心革面。”
“可看看你们,纵容手下入村抢粮。”
年轻人摇头叹息。
“你说你是刘备的人?”
“谁会信?”
四周一片寂静。
渤海太守袁绍帐下的大将淳于琼,在假扮刘备军队失败后,再次口出狂言,威胁若不放他,待袁绍大军到来必遭重罚。
然而,对面的年轻人不仅未被吓退,反而露出笑意。“我正带领族中两百壮士,欲投奔刘备,恰好你送上门来,岂有不要之理?”
随即,年轻人命令族人将淳于琼拘押,而后带领众人向邺城进发。
此青年自豫州北上,原计划前往中山郡,却在进入冀州甘陵时,听闻刘备与袁绍在魏郡交战,最终刘备获胜,袁绍仓皇逃窜。青年推测,溃败的袁军必定会从此经过,果然如他所料。
“出发!”
……
村落中,青年告知村民:“只需留在村内,那些逃窜的劫匪绝逃不出东武城县,更逃不出甘陵。”
他找到村长,嘱咐道:“会有白马将军率军途经村外返回魏郡,你可拦住他们,称村中粮食已被袁军劫掠,白马将军便会将从俘虏处缴获的粮食归还。”
交代完毕后,青年带着两百族人及俘虏淳于琼离开村庄。
冀州魏郡的邺城,近来刘备不断接到喜讯。
有探子来报:“主公,袁绍大军已向青州北海方向溃退!”
另一探子急入:“主公,潘凤部已攻占甘陵南部数县。”
又有捷报传来:“主公,赵云将军扫平甘陵北部,连克城池。”
随后,赵国、常山、河间、安平四郡太守均遣使至邺城,表示愿归顺于主公。
刘备听罢,频频颔首。
“巨鹿一郡,自从黄巾之乱后便荒废不堪,无官、无将、无兵、无民。”
“现在正是重振此地之时。”
眼下,只有博陵郡与渤海郡尚未纳入主公治下。
随即下令:“速派使者前往中山郡。”
“命田丰迁移青州、徐州及黑山一带的百姓至巨鹿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