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七八日转瞬即逝,许是前线战况良好,雍正也是难得有了闲情,
便宣召了果郡王入圆明园,一同拉弓射箭、放松心神。
甄嬛所居碧桐书院毗邻勤政殿右后侧,
这些日子她虽未得见圣颜,但圆明园轻松写意的环境不比紫禁城那样肃穆压抑,
也因此让她变得极为放松,便也卸下争宠的包袱,
每日游山玩水之间也让她渐渐找回了未入宫时的灵动模样。
这日午后,甄嬛在槿汐与流朱的陪伴下,正于园中湖畔漫步赏景。
忽听得头顶传来扑棱声响,抬头便见两只飞鸟急速坠落,惊得她后退半步。
待定下心神凑近查看,只见两只鸟儿胸口皆被同一支利箭贯穿,竟是极为罕见的一箭双雕。
流珠见此忍不住惊呼:“这是何等箭法!奴婢只在书中读过一箭双雕的典故,今日竟亲眼得见!”
甄嬛亦惊叹不已,目光灼灼盯着那支羽箭。
又想起此处乃是皇家禁苑,能在此随意射箭的必非凡人,心下一动,脱口赞道:
“如此神乎其技的箭术,当真是平生罕见!射箭之人真是英姿勃发、英勇非凡!”
甄嬛话音刚落,便见不远处的假山拐角处,雍正与果郡王带着一众侍卫宫人朝她这边走来。
甄嬛抬眸望去,一眼便瞧见雍正手中握着的那把精致的长弓,心下更是安定。
再看果郡王,他早就十分恭谨地退在雍正身后三步开外,手中的弓箭也早已递给了一旁的侍卫,神色间正满是谦逊。
待到雍正行至近前,甄嬛强忍着不看向果郡王处,只俯身行礼。
即便瞥见雍正神色冷峻,也只道是有果郡王及侍卫在场,天子需维持威严。
却听雍正声音淡漠:“暑气正盛,怎还在此闲逛?”
甄嬛未察话中深意,只柔声答道:“回皇上的话,嫔妾头一遭来圆明园,
贪看这园中景致,每日都四处赏玩。今日正巧走到此处,才有幸得见皇上神乎其技的箭术!”
话毕,却见雍正沉默不语,
待过了片刻,她才开始觉得不对劲起来。
尤其是被当着众人面前,被这般冷淡回应,一股委屈登时就像潮水般漫上心头。
雍正见她已经开始眼眶泛红,神色也不由得柔和下来,只能上前握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道:“日头毒,记得撑伞遮阳。”
甄嬛闻的此言,才开始重拾信心,抬眸与雍正目光相撞。
只见雍正微微颔首,温声道:“先回去歇着,朕今晚过去你那。”
得了这话,甄嬛眼底瞬间亮起光彩,满心欢喜却又生怕耽搁了圣驾,一边恭敬地俯身行礼,一边小心翼翼地缓步退下。
待与槿汐、流朱一同踏上归途,甄嬛紧绷的神情才稍稍放松,面上露出些许笑意。
她转身看向槿汐,轻声问道:“怎的我瞧着皇上心情不大好?”
槿汐回想着刚才的情形,微微皱眉,语气略带迟疑地说道:
“皇上自打进了圆明园便一直忙于朝政,听闻青海那边战事吃紧,局势不容乐观。
皇上心系天下,忧心战事,心情不佳也是常理。
好在有小主在跟前,皇上才重新展颜。
况且,小主也算是拔得头筹,想来皇上对小主的心意,自然与旁人不同。”
甄嬛爱听这话,她也是好久没有掐尖了,久到她都忘了自己原先是个样样需得第一的主。
流朱也在一旁也跟着欢快地附和:“是啊,小主!您可是皇上进了圆明园后第一个召见的嫔妃呢!
奴婢听说,华妃娘娘已经吃了好多回闭门羹呢,而昭嫔娘娘更是连皇上的面都没见着。
小主您就别瞎操心啦,皇上刚才那样,定是因着烦心事多,心情不好罢了。”
甄嬛微微颔首,细细思量,一时也想不出别的缘由。
毕竟雍正刚刚不仅温言细语地关怀了她,还应允今晚便来她的碧桐书院。
在青海战事吃紧、皇上无暇他顾的当口,这份恩宠在圆明园中也是堪称独一份了。
所以尽管她心里虽仍有些许不安,生怕这份恩宠又如镜花水月般转瞬即逝,但更多的是按捺不住的期待与欣喜。
她想到这,眸中也燃起灼灼野心 ——
这正是绝佳时机,她要借此东风一举晋升嫔位,追平安陵容、沈眉庄的位分。
人一旦有了目标与动力,气质也会随之焕然一新。
甄嬛作为雍正进入圆明园这么多日以来,第一个召见并宠幸的女人,这份特殊的恩宠让也她重拾自信与从容。
而她身上这种崭新的姿态,又重新唤起了雍正的新鲜感,使得二人共度了一个缠绵美好的夜晚。
第二日清晨,甄嬛悠悠转醒时,身旁早已没了雍正的踪影。
正当她有些怅然若失之际,外间突然传来阵阵喧哗。
还未等她开口询问,崔槿汐便笑意盈盈地疾步踏入内殿,眉眼间难掩喜色:
“小主!皇上派人送了大批赏赐过来,因您还未醒,奴婢便先替您收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